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作者:丛淼淼 | 分类: | 字数:4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1章 堂堂正正打一场
第172章 堂堂正正打一场
左贤王嘴里一直叽里咕噜的说着,语速极其之快且又异常愤怒,
这一场景正好被正在观察的杨业看见,
张飞虽然听不懂这些人说什么,但是感觉很不对劲。
“不好,他们要用抓汉人来攻城。”杨业悄无声息的一个举动,让他可以听得懂左贤王和呼厨泉的对话。
这种情况众武将纷纷要出城迎战,要是这群匈奴真回去拿百姓当挡箭牌,还不如让他们干脆死在这里。
就算跟匈奴对阵如同板命,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送死,于是一众武将纷纷请战。
“俺出去砍了他们。”
“让我去。”
“末将愿意与他们决一死战。”
杨业沉思片刻,直接说道
“快,拿连射弩来,最大的那个。”
杨业在这段时间之中,就做了一大号连射弩,连射弩的箭矢长达三米,自重很大,就连运输也得动用推车。
这种连射弩要想正儿八经的作为攻城用具,实际上相当不便捷。
也正是自身重量过大,运输起来耗时耗力,也就在后世逐渐失传,杨业复原出来,无非是要是将其升级,适应于这个战场。
没想到刚造了出来,却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就在左贤王还在骂骂咧咧要绑汉人来送死时,
杨业下令:“放。”
咻的一声。
一支巨大箭矢射出。
连人带马一箭贯穿,直直将人带马钉在了地上。
此工具的威力,使得众人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尤其是离的最近的左贤王,第一时间感觉到了惊愕,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感觉到了可怕。
随后杨业用匈奴语言说道:“我大汉不跟你们正面厮杀,是因为你们绑了两个城池的百姓。”
“我军并非畏惧你们,而是你们一直缩在汉人背后,你们可敢堂堂正正的与我军厮杀?”
匈奴众军尤其是呼厨泉,都对面前汉人的言语感觉到惊叹。
“你们才是真正的胆小如鼠,恐惧我大汉军威,要以这种手段来取得胜利。”
杨业用匈奴的语言将这意思传达给了在场所有匈奴,
呼厨泉感觉到自己被下了挑战书,不仅仅是呼厨泉就是所有匈奴,都仿佛被刺激到了。
顿时间战意迸发,他们手中攥紧缰绳,仔细聆听呼厨泉的指令,
现在只要呼厨泉一声令下,他们便要奋力冲出去,
然而呼厨泉看了看眼前强大的兵器,
本有的怒气顿时消失不见,即便浑身的战意迸发,也不敢盲目的攻城,于是下令带着大部队人马离去。
然而刘备大营之中顿时炸开了锅,杨业三言两语说了几句,匈奴居然就这么退兵了。
营账内,众人纷纷拉着杨业问道:“军师,你跟呼厨泉说了什么?”
“就是,快跟我们说说,他怎么就退兵了?”
好在众人的关注点不在杨业为何会说匈奴的语言,以至于他也不用为此去找一些理由。
杨业将大概意思表达之后,众人都惊了,
“匈奴答应不利用百姓攻城,那就光明正大的与他们死磕。”
对于他们嘴皮子磨破都不能理解一二,不如展示实力,要来得更有说服力。
“好,说的好,要是他同意了正好,让俺放开了厮杀。”
“就怕他不同意。”
回到营地之中的呼厨泉面色凝重,
左贤王的气已经转换成了震惊,就连最香的羊腿他吃了也不是滋味。
“单于,这不进不退的该如何是好。”
不知道是因此营地防御之力强盛,还是因为这攻击的兵器威力太大,呼厨泉的怒气已经转换成震惊,满脑子都是杨业说的那句话。
“本以为是他在做势,装给中原的汉人百姓看,毕竟汉人对我们一直都很深的仇视,现在他们是想要用这种手段来震慑我们,想我们知难而退。”
啃着羊腿的左贤王冷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他们堂堂勇士,怎么可能被轻易吓走。
这一番阐述下来,左贤王,左英王等人都连连称叹。
“单于,能洞悉汉人的心思,让人钦佩之至。”
左贤王拍了马屁之后,顿时问道:“只是,如今我们该怎么办?是答应他,还是直接跟他们耗着?”
他可不想这么耗着,这么耗下去士气低迷,而且让人很气愤。
何况享受过汉人大好河山,根本不愿意再回到原本的苦寒之地,如今对于占领大汉国土的欲望已经达到了顶峰。
“退是不可能退的。”
“既然他觉得我们并非勇士,那就来一场勇士们的真正对决。”
在呼厨泉看来,要正经对战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汉人如此弱小,这种手段不过是刘备等人为了自己不能一战找的借口。
能当上单于的,不仅是战力在其中是一流的,其脑力在其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所以他肯定这个想法绝对没错,
何况要是这么消耗下去,就算勇士们有粮食供养,也不能整日里在这里配着汉军在这里躲藏。
尤其是西鲜卑族的步根也开始盯着大汉这一块位置。
现在就是要跟刘备对战,耗下去对他们来说绝对没有任何优势。
“就怕我们同意了不用百姓攻城,他们也不会答应跟我们打一场。”左贤王说道。
呼厨泉笑道:“既然刘备不能尽快做决定,那我们就帮帮他。”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不打也得打。
“左英王回部落中,将留守的八万勇士也全部带来。”
“遵单于天命。”
时间匆匆,呼厨泉这几天也没有动静,
在他不表态的时间内,杨业还是让大军不断进攻骚扰,虽然匈奴大军早已有了防备,日夜有大军把手,在此期间却也损了不少将士。
这下左贤王等几个重要的人物,时不时去劝说呼厨泉表态。
眼看这八万大军还没有到达,呼厨泉也不好表态,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大营转移到谒戾山脚下,这样只需要盯着一个方向就行,也不用担心四面八方的会遭到攻击。
为此,左贤王等人一个劲的说呼厨泉智勇非凡,能一定中原。
这一连串的夸赞让呼厨泉心花怒放,于是踏踏实实的等着兵马过来。
就这样熬了半个月之后,呼厨泉书信一封送到刘备营账之中,决定三日后堂堂正正的打一场。
而就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有八万匈奴浩浩荡荡的赶来了谒戾山,
这下匈奴大军已达到了二十二万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