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海殇

作者:就差一杯 | 分类:历史 | 字数:208.2万

460.巷战血前仇

书名:大明海殇 作者:就差一杯 字数:3527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1:08

巷战,自古以来就是战争最残酷的形式。不同于远远地开枪放炮,巷战刀刀见血、拳拳到肉,往往是兵员消耗最快、对参战者损害最大的阶段。

随着平壤城几面城墙告破,倭寇不得不退入城中,想要通过复杂地形牵制住大明军的进攻。

可是此时的大明军队已入高山流水、势如破竹,岂是倭寇能够抵挡的?

在战斗中,李如松亲自率兵攻在一线,行进中他的战马被满天横飞的枪弹击中、暴毙当场!

李如松跳下死马,换马再战!结果新换的战马不熟,被枪火声吓得受惊、带着李如松坠入战壕之中!李如松提着缰绳、飞马出坑,率军再战!

本来这些倭寇相当自傲,觉得己方擅长使用刀剑近身搏杀,一定能取得巷战的优势,一直拖到援军到来。结果大明军主帅向前,三军用命,很快城内的倭寇就受到了强烈的压制,开始急剧收缩!

这其中,源自戚继光戚都督的战法起到了很大作用,大明军步骑兵以火枪开路,结成阵型、相互配合,一个个小单元很好的协同协作,其结果就是以极快的速度绞杀着城中哇哇叫着冲来拼命的倭寇!

这些倭寇本来是勇猛,但是他们并不傻——见到冲上去的同伴被对方小阵型中的狼芜手用长兵器架住,又被后面的刀盾手、长矛手挨个收割!后面想要冲上去的友军却被阵型最后的火枪手一枪致命!

这哪里是战斗,分明是屠杀好吗?

大明军在城中放起大火,同时疏散民众。躲藏在民房、牌楼之中的倭寇就像是被炸出来的老鼠,要么冲出来被剿灭,要么胆寒的向着城东逃窜。

在大明军疯狂的倾轧之下,这些幸存的倭寇纷纷藏进了城东练光亭土窟,还有包括小西行长在内的另一部分倭寇则逃入了风月亭土窟之中,固守待援。

但是,尽管战况向着大明和高丽联军方向剧烈倾斜,但倭寇心中的斗志还没有完全崩溃。他们心中还有最后一线希望——援军!

期望的援军有三个方面,一是牡丹峰顶部的松浦镇信所部骑兵,希望他们能够早些突破防守、下山冲击大明军背后,帮助缓解城中部分的压力。

另一个方面是在大明军背后,有大友义统部六千余人驻扎在凤山附近,随时可以前来增援。

还有最后一个方面,也是小西行长最期待的,那就是来自东南边的、主公羽柴秀吉的强力支援!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所期待的三个方面增援,有两个方面已经没有希望,有一个还在远远观望,不知道进退选择、何去何从。

进攻牡丹台的吴惟忠,他的部队是戚都督一手训练出来的戚家军。士兵们训练有素,战术素养极高,同时战斗意志极为坚定,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无往不利!

牡丹台易守难攻,上面的倭寇弹如雨下,中弹的戚家军无不伤亡倒地。但防守的倭寇终究挡不住戚家军的拼命厮杀,纷纷后撤。

冲锋在前的吴惟忠宛如天神,受到倭寇的集火攻击!他的胸前被倭寇火枪弹丸射中,顿时血流如注!

但吴惟忠捂住伤口、依然死战不退,将重伤之躯靠在阵前石头上,继续挥刀指挥将士作战!

他手下的戚家军见主将如此,更是舍死忘死、全力向前!尖刀营的几十名战士扔下刀剑,一人拿着两面盾牌,组成人形城墙向前突进!期间不断有弹丸透过盾牌间隙打中战士,但后面的人依旧死战不退,在友方火器的掩护之下直达倭寇城下!

后面的友军呼啸着冲上并不高的城墙,一场血战、倭寇胆寒不敌,丢盔卸甲的想要放弃牡丹峰、向平壤城内撤退。

但杀红了眼的戚家军岂会如此善罢甘休!一场疯狂的绞杀在牡丹峰城南山麓展开!

胆寒的倭寇且战且走,誓死杀敌的戚家军衔尾追击!倭寇的尸体一路从牡丹峰顶绵延到普通江畔,侥幸生还的倭寇扔下武器、全力渡江,小部分从东面的门里躲进了平壤城内,惊惧的回望着牡丹峰方向,宛如经历了人间地狱的洗礼!

这一战,没有俘虏......

而城外的制高点也被吴惟忠部牢牢占据,小西行长的第一支援军,崩溃!

第二支援军——羽柴秀吉的援军根本就不可能前来,因为小西行长派出的求救队伍已被我和叶思忠拦截,远在王京的羽柴秀吉此时还在想着怎样压制柴田胜家,根本不知道平壤城已经即将易主的消息!

第三支援军——凤山方向的援军我也做了安排。我让叶思忠选出一百名骑术最好的骑兵,并配属了炙手下最优秀的二十名火枪手,直奔凤山以南的小松林!

在松林当中,这一百名骑兵砍下树枝、拴在马尾巴上来回奔走!

整个小松林中烟尘四起,宛如有大队骑兵在其中隐藏!

驻扎在凤山上的大友义统不敢冒进,只能先派小队斥候前来侦查!

结果,这些斥候都成了隐藏在树林当中精锐火枪手的靶子!在我平时“静静的等着、放近了再打”的谆谆教诲之下,这些火枪手充分的继承了我“快、准、阴、狠”的战术思路,让大友义统的斥候连逃命的机会都十分稀缺!

最终,逃回凤山的斥候向大友义统惊惧的报告——林中至少有大几千名训练有素的骑兵,只怕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埋伏!

大友义统心惊不已,同时望着平壤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很聪明的选择了据守凤山、等待援军!

就这样,城中的倭寇援军已被断绝,他们的援军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只能在李如松的火攻之下逐步被压缩,最后外面的倭寇被清缴一空,剩下的全躲进了城东的土窟当中。

李如松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进攻机会?他命手下官兵收集柴草、拆除已毁的房屋,将木料集中到土窟之下,准备进行火攻。

倭寇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见到大明军冲到近前,便用火绳枪齐射!一轮枪响,大明军士兵就倒下一大排,冲了几次都冲不到跟前。

李如松见状心中大怒,亲自提刀上前指挥!结果小西行长看到李如松出现,便命令火枪手集中火力向他这边射击!

李如松坐骑再次中弹,将他一下子掀翻在地!身后诸将见状大惊,纷纷手持盾牌,冒死上前将李如松救回。

至此,双方沿着土窟以西一百米为界展开拉锯。小西行长残兵败将、无力反击;而李如松也眼见得手下大明军队伤亡巨大,再加上眼下局势焦灼,一时间难以攻下土窑,再加上众将士早已饥肠辘辘,便下令暂停进攻、生火造饭。

他在等待的是天黑,可是又担心拖延过久会等来倭寇的援军。心情复杂,便召集众将商议。

负责情报的李如梅将外部情况向李如松进行了汇报,李如松心下稍安。他已经知道了敌人几路援军一时难以到达,也知道我和叶思忠早已在城东大同江东面布下天罗地网,于是一个欲情故纵的思路便在他心中逐步形成了!

商议了细节,李如松便立即下令展开。在诸将磨刀霍霍、整治伤员,准备最后决战的同时,他派出张大膳为使者,去向小西行长下最后通牒!

张大膳有勇有谋,又懂得倭寇的语言,很快便举着使节的旗帜走到了小西行长所在的土窟之中。

小西行长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面对高丽军队时的傲气,一言不发的听着张大膳说明的李如松的意思。

张大膳讲,我方主帅言明:以我兵力,足以将你们一举歼灭。但我不忍尽杀人命,放你们一条生路。你小西行长领诸将来我辕门投降,我定有厚赏。

小西行长心道,若是真去了你方辕门,只怕我的首级今晚就会挂在城内示众,作为你们招降士卒的旗幡!

但是形势如此,容不得他造次,他只能故作低声下气的回复请求:我等情愿退兵,请勿拦截后面。

这看起来像是对李如松的投降,其实却是想在几度不利的情况下坐地还钱、争取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

李如松知道,如果不同意小西行长这个要求,按照倭寇的思维方式一定不会投降,而定会拼死突围。

考虑到帝君的退路上已经做好埋伏,他方才又派出了几队人马加强增援,谅小西行长也不可能毫发无损的出去,便答应了随张大膳一同前来的倭寇使节,同意将预先埋伏在中和一线的高丽平安兵使李镒伏兵撤回,放小西行长撤兵。

倭寇的使节欢天喜地的回去向小西行长复命,而与此同时,大明军的祖承训、葛逢夏等人已经率兵悄悄潜出城外,埋伏在水边要路,只等倭寇撤退之际乘势掩杀。

小西行长收到回复,心中欣喜。据他猜测,李如松一定是担忧己方援军速至,才巴不得自己早些离城!

因此小西行长不疑有他,开始指挥军队向东撤退,准备从城东的大同门、长庆门出城,渡过大同江,向龙山方向逃命,而后再向东南方向的王京撤退。

大同江上架有三座浮桥,入冬后已经冰冻,坚硬如铁。出城后的倭寇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会有伏兵,可是前队已经过了浮桥,依然安然无恙,后面的小西行长便放下心来,开始率军向**围!

结果就在其渡江一半之时,周围埋伏的祖承训、葛逢等人开始命令大炮轰击浮桥!冰开船翻、桥断人亡,不少倭寇落入冰冷的大同江中溺弊,但更多的倭寇不顾一切拼命渡江,随着小西行长向东奔逃!

身后的李如松见小西行长已经撤退,便率军强攻土窟!土窟中断后的尾巴很快被消灭,大明军彻底占领了平壤城!

衔尾追击的大明军继续驱赶着前面亡命奔逃的小西长行部,沿途斩首三百有余!逃命的倭寇饥饿难挡,或冲入民家,或投寺刹寻食,又被当地官兵斩首一百余级。

就这样,小西长行部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一直跑到了凤山附近、为大友义统部接应,才算是喘了一口气,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他们却不知道,另一场灾难正在身后、悄无声息的、向着他们发出死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