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事
作者:隋唐 | 分类: | 字数: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1章 生不出孩子
崔简到午后才从翠琅轩离开,临走时还嘱咐碧箬不要打搅温婉休息。
碧箬碧筠互视一眼,点了点头,都没说话。
昨天夜里正屋发生了什么,她们没敢细听,但是一早这两人都没起来,大致也能猜到了。
苏嬷嬷将崔简送至院门处。
崔简一面往前走,一面吩咐她道:“你去给她准备几套换洗衣物,明日我要带她出趟远门。”
苏嬷嬷讶然抬眸,世子出远门也要把婉儿姑娘带上,这是有多难舍难分?
昨晚估计又闹腾了一夜,否则何以睡到这个时辰……苏嬷嬷小心觑着,但见崔简凤眸明亮,眼底一片清炯,丝毫瞧不出纵欲后精神萎靡的神色,不由暗暗担忧,那朵娇花碰上这年轻正当力的男人,够不够他摧折的。
是以送走了崔简,苏嬷嬷快快回身,悄声走入内室,撩开帐子察看温婉的状况。
床帐掀开,扑面而来是一股特殊的湿暖,苏嬷嬷掩了掩鼻,待味道散了,才打眼去瞧。
小姑娘正趴在软枕上熟睡,露出薄被的上半身只剩一件月白的湘绣肚兜,雪背莹莹如玉,连颗痣也不见,晃得苏嬷嬷都不由心惊。
这样的身段,世子又是刚开了荤的男人,若不把她带在身边,只怕夜夜都要熬得山难平、海难填了。
苏嬷嬷是过来人,自然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闺房秘辛。暗暗压下一笑,便放下帐子退了出去。
------
午后,花花日头渐懒,照得毓节斋前的棠梨树光影熹微。
崔简站在书房廊下,听着身后夏侯忠汇报。
“咱们的人瞧得真切,亲眼看见他去了御史中丞的府上,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
“元安?”
元安是蔡赟的外甥,贵妃的表哥,早些年曾在景州做过长史,这两年调回京中,倒也渐渐崭露头角,是贵妃一党的得力干将。
崔简眼尾划过一抹耐人寻味的思虑,缓缓道:“我就知道谢蘅的事跟他脱不了干系,之前带头弹劾谢蘅,他的动作太快了。”
好像消息还没传回来,他的折子就已经写好了,世上哪有这么兵贵神速的一个人。
夏侯接着道:“蔡刈从元府出来,就回家闭门不出了,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确定?”崔简睨了他一眼。
夏侯忠郑重点头,“我派去的人一直盯着平襄伯府,他确实没出门过。”
崔简略摇头,淡淡一笑道:“我说的是,你确定他回去了吗?”
这个……夏侯忠答不上来,他还真不确定回平襄伯府的是不是蔡刈。
“那人确实穿着与蔡刈相同……”说到这,夏侯忠已经觉察到不妙了,衣服是一样,身形也差不多,但他们没人看到回去那个人的正脸。
他心中暗道不好,弓身请罪道:“是属下失察了。”
崔简摇了摇头,似乎并不在意,悠然道:“我们不疏忽大意,他们怎么敢有所动作呢?不管他现在在哪,明天都一定会出现的。”
蔡刈身边没有高手,元安身边也会有,又如何不知暗处有人在盯着他们,不过是做场戏瞒天过海罢了。
说着,他转身看向夏侯忠,“让你安排的人,你都安排好了?”
“都准备好了,只是……如果婉儿姑娘也去,是不是不太方便?万一有个闪失?”
天知道,当他得知世子要把婉儿姑娘给带上的时候,他有多震惊。
世子他也不像是一个沉迷于温柔乡的人啊……夏侯只是略想想,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世子迷惑景州官员的方法,借此降低那些人对世子的戒备,让他们觉得世子好色渎职,不过尔尔。
对的,一定是这样。
崔简平静地目视前方,眼中一派幽深,冷着腔调道:“做你自己的事去。”
夏侯凛然应了一声是,讪讪然地转身离开了。
……
待温婉的觉睡足了,天也黑得差不多了。
那会子崔简止住鼻血回来,又拉着她在床上折腾了好一会,她是不要也不行。
这会起身,浑身软绵绵的,腰膝两处,是真的一点力气也使不上了。
她起床披了件寝衣,走到外间,才发现苏嬷嬷收拾了大包小包,全都堆放在桌上。
“嬷嬷,这些是?”她惊讶问。
苏嬷嬷闻身回头,瞧见是她醒了,一副迎风便倒的样子,连忙扶她坐下,只道原委:“世子去云州公干,非要把姑娘捎上,让老奴收拾些路上要用的。”
这件事温婉早已知晓,且她知道,要去的是景州,而非云州。
“那也用不着这么多吧?”
苏嬷嬷道:“姑娘家出趟远门不容易,路上或有个缺处,又急着用的,身边就有岂不方便一些,也省得费心再去寻买。”
温婉唯一出过的一趟远门就是从夔州到京城,不过那次她是被卖,一路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不会有人想着她路上缺什么少什么,准备得如此妥当。
苏嬷嬷真是事无巨细,光是月事带,就给她准备了一大包,还有治跌打损伤的药膏、胭脂水粉、钗环衣裙……
温婉一样样看过,最后目光落在一个小匣子上。不知是什么用途,打开里面有几颗红色的药丸,这外面也没贴名目,写明是什么药。
她拿起匣子问:“嬷嬷,这个是什么药啊?”
苏嬷嬷将她手里的盒子扣上,仍旧放回包袱里,垂着眸子道:“这是避子丹,出门在外,爷们倘有个不知轻重的时候,事后就吃一粒。”
昨夜今日都和崔简行过房,反正也得喝避子汤的。而一想到那碗苦得要命的汤药,温婉的眉头便颦得极紧。
她心想,既有丸药,还喝汤药干什么,说着便要去取那药匣,“那我不如现在就吃一粒吧。”
谁知苏嬷嬷却拿开她的手道:“这药可不能随便吃,吃多了生不出孩子来。”
苏嬷嬷将“生不出孩子”这几个字咬得极重,“要不是迫不得已,姑娘自个儿也得掂量着些,包袱里还有几副避子汤的药包,能煎药就煎药,可记住了?”
听苏嬷嬷这话,避子丹伤身更甚汤药,虽说她现在还没想过生孩子,也不能生,但要是真的吃坏了身子,将来岂不是连母凭子贵的机会也没有了?
那才真是风中柳絮,水中浮萍。
容颜一旦老去,崔简不再喜欢她,而她又没有孩子,孤苦伶仃,岂不可怜……
想到这,温婉这才瑟瑟地收回手,乖乖等着碧箬熬好避子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