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年代想躺平怎么那么难
作者:蓉城的冬天 | 分类: | 字数:49.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8章 砖瓦厂位置选定
沈队长回去就找了陈宝珠,跟她说了齐远山找好了砖瓦厂的位置,她可以准备计划书了。
陈宝珠也明白整个大队就自己会写计划书,自然不会推辞,花了两天时间把计划书写好,没错不是申请是计划书,只不过这份计划书画了一个大饼。
计划书写好,陈宝珠带着最近在山上采的野果去了县城。
县政府大门的老大爷一眼就认出了陈宝珠,“小姑娘,我还记得你,这次也是找安秘书吗?”
陈宝珠乖巧的点点头,将野果抓了一把,给老大爷,“是的,有麻烦大爷了。”
大爷乐呵呵的,“不麻烦,不麻烦,我这就去给你叫。”说完转身就往办公大楼去,那利索的身姿完全看不出他这么大岁数了。
陈宝珠就站在门卫外等着,很快安秘书就出来了,“陈宝珠?这才三天,送去的那批人就出问题了?”
一听这话陈宝珠就知道安秘书误会了,连连摇头:“不是,没有人出问题,我是来给县长送计划书的。”说着拿出计划书。
安秘书深吸了一口气才压下的震惊,接过档案袋打看看了一眼,抬眼间陈宝珠面色平静,有一种自己少见多怪的感觉,深吸一口气将这种感觉压下去,然后对陈宝珠说:“你跟我来。”
县长刚开完会,从会议室出来,回到办公室,安秘书让陈宝珠坐下等着,自己去敲县长办公室的门。
“县长,这是陈宝珠递过来的计划书。”安秘书将计划书放到县长面前。
“又递计划书?”县长有些好奇,便拿起计划书看了起来。
这次的计划书倒不像之前那么复杂,县长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立刻明白,看向安秘书,“人送过去才五天吧?”安秘书点头,“是的,我亲自送过去的。”
“五天时间就出了计划书,还真是人尽其用啊!”县长有些感慨。
安秘书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笑了笑,“其他地方只知道把人关到牛棚,或者折磨人,他们却知道为自己利用起来,难怪您要让我把人都送过去。”
“我可不知道他们会这么快给我惊喜。”县长显然很满意自己的觉得,想了想又说:“这后面送来的人,挑能用的也给他们送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咱们县还能成工业大县呢!”
安秘书点头将这事记在心里,他也想看看第五大队最后能走到哪一步。
后面的无数年两人都无比庆幸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得。
“那这计划书?”安秘书问,毕竟陈宝珠还在外面等着的。
“人家是为了建皂厂才要办砖厂,皂厂都同意了,砖厂还能按下去不成。”说着就签字同意了。
签完字才指着一处笑着说:“你去告诉她,我等着她给我画的饼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安秘书点点头,然后拿着县长签字同意的计划书出去交给陈宝珠,当然县长的话他也是一字不落地告诉了陈宝珠。
小心思被指出来了,陈宝珠有些不好意思,为转移话题,将王明秀的事情跟他说了。
安秘书有些无语,这什么村长孙女他见都没见过,怎么就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了,不会是饥不择食吧!看来以后再去大田村得注意一些,可不能被人碰瓷了。
投桃报李安秘书说了县长交代他的事。
陈宝珠一听心里有了主意:“如果有机械方面的专家最好。”
“机械方面的专家?做什么?”安秘书有些好奇。
“我想做一些机械农具,减轻人力劳动,可惜对机械方面一窍不通,要是有机械方面的专家,我就能试试自己的设想能不能成功。”陈宝珠回答。
安秘书深深看了陈宝珠一眼,“你倒是真敢想,不过,我答应了。”
陈宝珠点头道谢,然后告辞一气呵成。
出大门的时候,还不忘跟门口的大爷道别。
大爷可能是误会了,回应的同时还让她常来,安秘书每天都在。
陈宝珠完全没在意,还乐呵呵地点头答应。
等其他人得到消息,事情已成定局,自然有不少人去质问县长,问县长为什么把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一个生产队。
县长也干脆,直接怼了回去:“那是皂厂的附带计划,谁让你们不给人家砖瓦的。”
是的沈队长他们拿不到砖瓦就是回过神的人发现自己被骗了,又拉不下面子推翻自己的话,只能暗中使绊子,不给沈队长批砖瓦,想着拖久了,第五大队说不定就放弃了,到时候他们在接受过来。
算盘打的挺响的,奈何被陈宝珠他们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县长推波助澜,让他们的想法全部落空。
拿着同意书回去,第五大队的砖瓦厂不过一周就建了起来。
甚至为了能尽快供应上皂厂工地的砖瓦他们还招了临时工。
就这样源源不断的砖瓦运到工地,工地上除了第五大队的人,还有周围大队过来的。
这年头想找零工挣一些外快实在太难了,所以大家还是竞争上岗的。
至于给这些人发的工钱都是买元蘑木耳的钱。
但也不是全部,毕竟元蘑和木耳无论种植技术还是最开始的种植都是陈宝珠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每次元蘑和木耳有一成的利润是单独给陈宝珠的,这笔钱沈队长每次都结算给了陈宝珠的。
可以说现在整个第五大队,陈宝珠绝对算是最有钱的。
陈宝珠想把自己手里的钱也投入工厂的建设,不过被沈队长拒绝了。
原本技术就是陈宝珠的,以后工厂她独自占一股,这要是再投钱,那就还得给她一股,差距太大,队员们难免会有情绪,所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情况。
再说大队账上的钱暂时也够建工厂的,没必要那么麻烦。
青壮年去建厂,割松油,老弱妇孺做松香皂忙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忙这些的前提还是田里的事,大家都是饿怕了的,明白就算没有钱,不建厂,也能把地里的庄家伺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