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晚金
作者:边郡箭手 | 分类:历史 | 字数:25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章 关于暂时放弃沂州和保卫根据地的两个文件(下)
“真正的蒙古人这辈子只做三件事:在草原上放牧牲畜,哺育蒙古后代,以及拿起马刀来为蒙古的祖先报仇。”铁木真喟然长叹:“我的一生都在努力的报仇雪恨,不至于使蒙古背上污名。仇恨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仇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仇恨。”
铁木真向速不台灌输他那套仇恨主义哲学的时候,太平军已经连夜撤离了济州,迅速赶回了峄山一带。这是高俊在山东最重要的屯兵点之一,固若金汤,难以攻克。
“你们可算是来了,听说了吗?邹县那边的孟家人想要投靠铁木真呢。”留守峄山的都是滕州的当地官员,他们纷纷向潘正报告,曲阜和邹县一直有异动,很明显,孔家和孟家又要当墙头草了。”
“高郎君已经说过了,不要管这两个县的事,就让他们各自主持,好让全天下人看看这群圣人后裔是怎么作死的。”潘正轻松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在先关心我们自己的问题,准备去安排庆功宴吧。”
欢庆胜利的宴会很快就操办起来,潘正代表三人团和军事委员会颁发了大量的勋绶。尤其是奋勇杀敌,斩杀敌酋的两名骑兵,潘正还要让他们去见见高郎君。
然而,大队人马向回撤的时候,还没走到大沫堌,就得到了消息:沂山前线战斗正酣,高郎君已经有计划放弃沂州,向后继续转移。
潘正立刻命令主线部队到二线的莒县一带部署防守,而本人则骑着快马去沂山前线见高俊。
抵达前线的时候,他也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沂山前线的营寨已经被摧毁了五成,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双方战死军兵的尸首,潘正老于行伍,仅仅看尸体的分布就知道目前来看战况不佳,蒙古人多路进攻,而太平军疲于应付,即便是有山地作为阻隔,也很难抵挡敌军的进攻,形势确实对我军极为不利。
在沂山大营里,潘正见到了高俊,而后者现在精神很是憔悴,很明显前线的战况让他心思疲惫。
“潘正,你还没看到更糟糕的地方呢,蒙古军兵两路迂回,在海州和滕州南部都有所突破,现在我们再坚守下去,就有可能像野狐岭一样被敌军分割包围在山地中,只能趁现在敌军合围未完之际大举后退。
“是啊,也许不得不放弃沂山了。”潘正看着沙盘,祝东风带着材官队员们一个个标出敌军所在的位置,蒙古人正在不怀好意的打出镰刀收割的攻势。如果两天之内再不撤退的话,敌军就能切断沂山的补给线,并且轻松的分割包围太平军,野狐岭惨败的事实将在这里小规模地重现。
“我们不能学独吉思忠他们,该撤退的时候还是要后撤的,既然撤退,就要大踏步的后撤,我们不求坚守在沂州和莒州之间的任何一座山头,直接退往蒙山、莒县一带。”
然而当高俊升帐议事,提出这一点时,赵昉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守国在德不在险,现在后撤,沂山附近的群众又要撤入山寨之中,这样的日子大家早就受够了,一旦有所不测,百姓们可能会转而支持蒙古人。”
这个说法让大家有些惊讶。“百姓怎么可能抛弃我们,去支持残暴好杀的黑鞑子呢?”
“可一旦撤退,那就不是百姓抛弃我们,而是咱们抛弃百姓了。”赵昉的意见非常明确:“自古国无信不立,如果我们选择撤退的话,就是自失百姓,百姓们自然要寻找另一个能够保护他们的人,蒙古人虽然残暴无德,但是武力正盛,一旦他们稍学中原礼仪,难免百姓归附以求脱戮。”
在下面争论的时候,高俊也在沉思。赵昉所说的没错,根据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蒙古人攻破,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在教材里,我们总是批判某位外国顾问“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战略,导致了人民军队面对强敌的巨大损失,进而造成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然而,没有说的是,在那次反围剿之前,就连那个人也不再支持内线作战了。
那个人、外国顾问以及二十八个半都看到了同一个问题:内线作战虽然为人民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是敌军兵过如梳,所过之处无不残破,百姓们分到土地自然是好,但如果分到土地的代价是每年都要被光头兽军抢劫一遍,那么也许他们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了。
针对这个问题,外国顾问选择了顽强死守,御敌于国门之外。然而,当时没有成功,高俊目前也不可能成功,铁木真已经四面张网,随时要将自己一把吃掉。
而那个人的想法则是全面主动进攻,来一次换家流,直击光头的核心所在。
但是,高俊哪里具备这样的条件?太平军没有强大的骑兵,一旦进攻河北,立刻就会遭遇蒙古优势骑兵的全方位堵截夹击,说是换家,倒不如说是送死。
现阶段,为了胜利,必须忍痛放弃沂州周边,重新采取内线作战,在鲁南山区之间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军一二部,彻底打痛蒙古人,再加上之前粮食被焚的假象,促使蒙古人转为持久战。
沂山前线必须被放弃。
赵昉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声明没有人能够担当得起放弃沂州的责任,因为民怨沸腾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
“赵昉说的是有道理的,我们既然要后撤,就应该明明白白的告诉百姓们我们为什么撤,百姓们是讲道理的,这场抗蒙战争,没有百姓们的支持是根本打不赢的。”高俊要求找来的书手已经俯身进帐,高俊冷静的坐下来:“这文章就以我的名义发表。”
十二月初九,《谕军民书》和《定山东战是书》两篇文章发布在了根据地的邸报上,与此同时,根据地机关也下达了内部文件,要求各地官员要向百姓宣讲根据地后撤的原因,组织本地居民迅速重新结寨。
一年之内两度结寨,高俊是把自己施政山东五六年来的威信全部压上,与铁木真打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