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500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2章 马屁精
平康坊,翼国公府内。
廊庑下,两张几案,一壶国公酒,二两茴香豆。
阿黄把刚炒好的一份普通版炒面端了上来,新炒制的炒面还散发着一股浓浓香味,红泥小炭炉里的水刚好烧滚,取一个大碗舀几勺炒面,冲入滚烫的开水,末了再挖一勺结块的羊尾油调匀。
程处默直吸溜着鼻子,“好香。”
“再来把葱花。”尉迟宝琪则赶紧道。
秦琅瞅了瞅这两货,只好让阿黄又取来葱花,新鲜水嫩的香葱切成米粒般的葱花,直接撒入冲好的炒面里,顿时一股极浓的香气扑面而来。
两个吃货直接一人抢过一碗。
“心急吃不了油炒面,这玩意烫!”秦琅刚说出口,结果两货已经被烫的呲牙裂嘴呸呸个不停。
“哈哈哈!”秦琅大笑。
“跟哥哥说说来干嘛呢?”
程处默捧着油茶碗,对着碗吹个不停,“这不是你之前带兄弟打牌赚了几百多金币嘛,兄弟听说你被免官夺职,所以特来看望你的。”
“看望我?空手而来?你是想来看哥哥笑话吧?”
程处默小心翼翼的伸出舌头在油茶碗边沿舔了一下,“别总没大没小的,虽然你现在是国公了,但论年纪,你可比我还小些,我才是哥哥,你只是个弟弟。”
尉迟二黑也赶紧跟了一句,“就是,你就是个弟弟,我们才是哥哥。”
秦琅懒得理会这两二货,他给自己的油茶里面又撒了点五仁进去,炒的干香的坚果仁碾成碎末,那香味充分的散发出来,往油茶里一添加,再搅拌搅拌,那真是香的浓郁。
“还要加这玩意?早说啊。”程处默哪都不肯吃亏,立即过来抢了五仁碎碗给自己直接就加了半碗,尉迟二黑一看大半碗都没了,连忙伸手把剩下小半碗抢到手,直接全给加自己油茶里去了。
“你们这些人,粗俗,油茶里适当的加些五仁,那是增香添味,可你这一加加大半碗,你何不直接抓在手里吃?哥两个,你们阿爷现在也在家关禁闭呢,不在家里尽孝心,跑我这做什么?”
程处默呵呵的笑道,“你以为我们家老头子跟你一样,还关禁闭?告诉你吧,小黑老头子刚到家,结果就被陛下一道旨意,派去京西前线统兵了。我阿爷也得了旨意,去渭河一线统兵了,段将军、刘将军等也都各领旨出京了,也就你小子被关家里呢。”
卧槽,好残忍啊。
“知道江夏王情况如何吗?”
“还好,殿中省尚药局的老奉御医术高超,他老爷子亲自出马,通过银针刺穴,已经保住了江夏王的眼睛,只要静卧休养一段时间,就没大碍了,不过听说以后可能会迎风流泪视力模糊等。”
尚药局是大唐最高御医机构,就连太医署的最高长官也要在他们的管理之下,在此时,尚药局归殿中省管,直接负责皇帝和妃嫔们的医疗,另外还有一个尚食局是专门负责食品保健这块的,至于此时的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之下,主要是负责医学教育,和药材管理这块,他们相当于是大唐的医学院。
听闻李道宗没事了,秦琅松了口气,李道宗那可是李世民在宗室里最铁杆的马仔,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看重信任的,若是因斗殴瞎了眼,那秦琅他们肯定没好结果。
现在道宗没事了,李世民便也把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等猛将解除了禁足,派他们出去统兵了。
可怎么就没有把自己也解除了禁足呢?
凭啥区别对待啊,打道宗的是尉迟老黑又不是他。
接下来几人一边吃着油茶一边聊着天。
秦琅通过这两个大嘴巴,倒也知道了朝堂那边发生的许多事情。
比如新任民部尚书裴世矩刚拍了皇帝马屁,请求把民部改为户部,还要求把自己名字中的世字去掉。
本来李世民都说了,世字民字单独不用避讳。他在公开的诏书中说,依礼,二名不偏讳,说近代以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
古人讲究避讳,要为君者讳,为尊者讳,对于君王、父祖等不能直呼其名字不能直接写其名字,得空缺或用其它字代替等。
这样一来,就往往会搞的很麻烦,比如太上皇李渊的父亲名李昞,李渊称帝之后,甚至就连史书、朝廷公文档案等里凡用天干丙字处,都通通改为景字,就因为丙和昞同音,这甚至都不是一个字。
甚至在武德重开科举考试时,有考生因为父亲名字中有晋字,结果只能弃考进士科,因为晋、进同音。
这种避讳到如今,已经有些过头了的情况,官吏们写报告做诗词,都得十分小心,一不小心哪里忘记避讳了,那可是大麻烦甚至是大罪。
甚至因为魏晋以来,很多人的名字开始使用双字,这比单名避讳起来更麻烦,若是完全遵照避讳的形式来,那可能好多字都写不了,只能通假代替,有时往往就会让人摸不清头脑。
因此李世民才会在继位当天就下诏说不用避讳世和民字,只世民二字不得连用。
可裴世矩这个马屁精,依然还是立即上奏,要求把民部改成户部,把他名字里的世字去掉。
他这一带头,搞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也只好上表请求改名为崔干。秘书丞崔敦礼是崔民干堂兄崔民寿之子,这个时候崔敦礼为了紧跟形势,居然要求给他已经去世的爹改名,去掉世字。
倒是万年县令虞世南比较硬气,皇帝既然说不用单避世字,于是他便不跟风改名。
“这些马屁精!”
民部之名存在了多少年啊,经此一来,倒是以后再无民部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博陵崔家没什么骨气了,想当年博陵崔氏在西汉时就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崔民干高祖崔挺,曾祖崔孝芬都是北魏参预国政的重臣,崔孝芬甚至还是胡太后的亲家,其女嫁给孝明帝为妃。
不过后来尔朱荣制造了河阴之变,将北魏王侯公卿两千余人在河阴全部杀害,崔孝芬虽在外躲过一劫,可八个儿子死了五个。再后来枭雄高欢入洛阳,又把孝武帝身边的重臣崔孝芬等杀个干干净净,崔家几乎死绝。
后来崔孝芬的次子崔猷逃过一劫,远走关中避难,投靠宇文泰,于是博陵崔氏第二房这一支,也就在关中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崔家始终紧跟着皇家,不管谁当皇帝,他们就跟谁,再无以前崔孝芬时那种硬气了,但这样一来,倒也使的博陵崔氏在长安重新又立稳了脚跟了。
李渊入关中时,崔民干当时是县令,一看李渊势大,便立即献城投降,也算是有从龙之功了,如今官任黄门侍郎,也是储相级别人物,但之前崔家是支持建成的,如今李世民通过兵变夺位,故此崔民干等崔家人,比谁都积极向李世民投诚示好。
别说改个名,就是改姓说不定都可以商量一下。
崔家现在一面对李世民露出肚皮摇头晃尾,一面却又紧紧的抱住了过去瞧不起的秦琼秦琅父子。
“兄弟啊,你现在就呆在家琢磨这玩意?这叫油茶还是炒面,怎么还两个不一样的名字?”程处默三两下就把一碗稍凉点的油茶给吃光了。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再说,这玩意不也挺不错嘛?”
“是挺不错的,不过兄弟你现在好歹也是堂堂国公了,还是实封国公呢,有点抱负好不好,鼓捣这个也太掉身降了。”
从大唐起兵之初,到新皇继位,大唐封出去的爵位真不少,仅是郡王国公这级别的异姓功臣那都是数不过来,但是自武德初到如今,九年里真正实封的没几个。
这次李世民实封四十六功臣,便包括了之前李渊实封的那几个,总共也就这四十六个实封功臣了。
至于其它的什么国公也好,郡公也罢,侯伯子男等等,都是虚的。
大唐的爵位制度一大特色就是虚爵实名,特别是李世民给实封虚封功臣通通在爵位前加上了开国二字,但实际上可没有真正给予开建国家的权力。
开国不是开国之初的意思,而是开建国家,意为真正的裂土封茅建立诸侯国家的意思,汉代时的封侯便是能够开国的,只是那时爵位前不加这二字。
等经历了南北朝混乱时代后,爵位也一点点改变,隋朝杨广的时候,就比较对官职、爵位、勋官等控制较严,轻易不授爵,后来更是只保留了公侯伯三等爵位。
李渊当年为了争天下,那是大肆封官,从太原打入关中路上,经常是给路过的城池村镇的所有人都授给勋官,授的太多,连个正式的任命文件都没,更别说什么袍服官印之类的东西,全是口头的。
后来与隋将交战的时候,他还将成千上万被俘后不愿意归附的关中士兵直接授给五品以上散官,然后让他们回家。
所以这些年关中河东地区,许多新葬的坟墓碑上,都特别有意思,动不动就是什么朝散大夫、大将军、上大将军等等这样的散官、勋官名号,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埋的大人物呢,实际都是李渊起兵之初滥封的那些散官勋官,原主人多是普通的百姓或是府兵,甚至只是府兵、小吏等的父亲。
等灭了王世充刘黑闼等后,虽然形势有所好转,可北方的突厥也一直在威胁着,所以李家对于文武官员,将校士兵们依然是十分大方的。
只不过李渊在一边大肆封官授爵的同时,一面又暗里虚爵实名制度,就是空有好听的爵位散官勋官等,但原来做为封爵贵族们的这些实际上的权力,却并没有给。
比如最重要的给封邑,封户,就控制的极严格,武德九年,总共也没给几个实封。
当然,就算没有实封,可一旦有爵位还是有不少好处的,首先就是实名的好处,李渊极大的加大了封爵的荣誉感,甚至也给出了一些其它的政治特权,比如八议,犯罪之后可以议亲议贵,有爵位的就能减罪等。
普通的百姓,若是你有勋官在身,你占额大增,还能获得重婚的资格,可以纳妾。
李世民现在新即位,一次性封了四十六个实封功臣,比李渊九年来都封的多的多,但也是兵变夺位,需要笼络人心,这四十六人既是皇亲国戚,又有武德宰相元老们,当然更多的还是帮李世民夺位的这些潜邸旧臣心腹们。
可不管怎么说,这个名单一出,这四十六位功臣就显得格外不一样了,哪怕是在那些什么宗室的亲王郡王面前,都很不一般。
这名单里,安修仁安兴贵兄弟两国公,秦琼秦琅父子两国公,都更为显眼,而秦琅十六岁就得封一千户,就更为突出了。
这样前途无量的新贵,现在却窝在家里做什么油茶炒面,也太那什么了。
秦琅只是呵呵一笑。
程处默看事情还是太简单了,他只看到的是表面,没看到李世民实封四十六功臣的背后用意,或者是封这些人的逻辑所在。
秦琅是年轻功臣没错,耀眼新星也没错。
但秦琅已经感觉到自己现在太耀眼了,已经让很多人不爽了,之前河北做检校都督,不就惹的无数人弹劾吗?
李道宗之前被授任长安防御总指挥官这样的差事,那是因为他深得李世民信任,又是宗室名王,能压服长安这一个个的大将军们,但现在道宗受伤后,李世民却没再选其它大将来接任这个要职,反而让杜如晦这个文臣来接任,可见这里面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