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作者:话凄凉 | 分类:历史 | 字数:247.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34章国资委
年前朝会后,便是1659年,永历二年新年。
南京朝廷百官放假,只留少数官员轮值,保持朝廷基本运作。
今岁,可以说是南京朝廷的百官们,过得最好的一个新年。
往年年底别说过年的节钱,就是俸禄,常常都发不出来。
今年摄政王主政后,不仅补齐了欠俸,还多发了一个月的节钱,另百官都十分欣喜。
这些年来,明朝动荡不安,中央大权旁落,自然也就没人来找他们这群京官勾结。
明朝俸禄本就是出了名的少,再加上没人权力寻租,京官的日子,那是相当艰难,许多人都揭不开锅了。
这使得不仅那些清官日子过不下去,就是那些手脚不干净,想捞一笔的贪官,也都活成了清官模样。
因此,对于摄政王,主持朝政,大多数人都是喜闻乐见的。
毕竟除了极个别死脑筋,有谁愿意跟钱过不去了。
想想以前的苦日子,一下领了几个月俸禄的京官,几乎都快哭出来,秦淮河上的生意,也因为官员们发了俸禄,而火爆起来。
一时间,新年期间南京城内,气氛祥和,百官都与家人团聚,杀猪宰羊的好好过个丰年。
在官员们享受假期之时,赵铭却不得清闲,每日都有各种人,以各种理由,来王府拜见。
如今的南京朝廷,与以往不同,以往朝廷令不出南京,可现在却能令,控制大半个南方,掌握实打实的大权。
赵铭迎来送往,见了一些还算要紧的人,遂即便领着郑成功、李定国等人,巡游江南。
新年间,虽说工坊停工,百姓返乡,但是城内却依旧热闹,让众人大开眼界。
赵铭遂即不漏痕迹的向众人灌输,只有令百姓安居乐业,令国家富强,才是好的执政者,让众人无形之间,对他产生崇拜。
朱聿鐭等人是越看越伤心,江南经济的繁荣,令他感到与南京的巨大差距,逐渐丧失了搬到赵铭的信心。
李定国心中也颇为感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藩国也建设的如同江南一般。
赵铭领着众人,于江南转了一圈,嘱咐各人好好对待封地百姓,遂即送各藩数万两的财物和特产,便放各人离京归藩。
……
永历二年的新年,对于摄政王赵铭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愉快的新年。
大明内部诸镇,前来朝拜,预示着赵铭已经初步控制了整个明朝,向一统天下,又近了一步。
按着这个速度,明年,赵铭便会派遣使者,前往关中,令吴三桂向南京称臣。
若是,吴三桂愿意臣服,还可以做个藩王,要是敢于对抗,那边与阿济格一锅烩。
这个时间不能拖太久,若是再过几年,吴三桂在关中和巴蜀的根基逐渐稳固,赵铭再想收拾他,便不那么容易了。
整个新年,赵铭的心情都十分愉快,不过新年过后,来议事堂的第一天,赵铭的愉快心情就结束了。
“没钱呢?”赵铭听了陈明遇的汇报,不禁面露惊讶。
内阁大学士们站在一旁,心头埋怨,殿下你四处撒钱,大手大脚,国库不空才会奇怪。
陈明遇道:“去岁朝廷一共获银两千万两,偿还旧账,发放欠俸,就用去一千一百万银元。此外,将士封赏,过年发钱,又用去二百万。五十万大军,不打仗,一月军饷就是一百万两,打仗的话得二百万两。另外,每月还需二十五万石的军粮,如今米价为二两每石,便是五十万两,再加上马军草料,每月需要三万两。哪里还有什么钱?”
赵铭好些年没过紧日子了,听陈明遇一算,不禁皱眉道:“那岂不是旧账未清,新帐又来。”
陈明遇上前,呈上一本折子,沉声道:“殿下,这是户部今岁预算。”
赵铭匆匆扫视一遍,陈明遇则介绍道:“今岁,若是不打仗,军饷预计一千二百万两,军粮、军资、装备替换,预计四百万两。官俸预计二百万两。修建京师大学堂,各州府修建中学堂,县修建小学堂,水师添置战舰,各地开挖水渠,修整河堤预计二百万两。六部维持运转,日常开销,三百万两。总计为两千一百万两。而今岁朝廷赋税,预计不会超过两千万两。如果是发生战事,或者灾荒,户部至少需借贷数百万两。”
赵铭听完,微微皱起眉头,总体而言,军费占据大头,消耗了朝廷七成左右的赋税。
崇祯朝时期,关宁步军,每月一两四钱银子,加上半石大米,骑兵一两六钱银子,加上半石大米。
这是老行情了。
如今,随着海外贸易,大量银子涌入,造成物价上涨,明军官兵每月军饷,自然水涨船高。
现在明军士卒,锐士能拿到二两五钱,普通士卒能拿一两三钱,平均下来,在一两七钱左右,再算上军官的军饷。五十万大军,一个月就耗费军饷近百万两。
陈明遇见赵铭神情,遂即道:“今岁对各地赋税有所减免,朝廷肯定亏空,从明年起,隆武诸镇,开始上缴三成赋税,闽粤之地,开始正常收税,国库当能扭亏为盈。只是,今岁需要安置江北难民,还有开矿之事,朝廷恐怕拿不出多少钱了。”
朝廷的赋税,只够日常开销可不行,必须要有余财,进行投资开发,发展经济,应对危机才行,否则国库年年刚好够用,甚至靠举债维持,便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吃老本,迟早会出问题。
赵铭沉默一阵,“开采煤矿的事情,不急于一时,但是难民的安置却不能耽误。孤王此前纷纷户部牵头,募集股本之事,可有眉目?”
陈明遇道:“已经募集了五十万银元。”
赵铭颔首道:“少了一些,后面孤来想办法!对了,户部需要新设一司,名为国资司,参与江北棉业的管理。另外,各省需要成立盐业、冶铁等公司,整顿朝廷资产,提高国库收入。”
“臣领命!”这点赵铭早就与陈明遇提过,在地方设立国资处,整顿矿山、盐业等属于朝廷的资产,开设公司,采取官督商办的模式,进行经营。
赵铭挥手道:“户部尽快出一份方案!去办吧!”
陈明遇点了点头,正要转身,却忽然停下脚步,低声道:“殿下,臣还有一事禀报。江北那边,有士绅和商贾,正趁机低价兼并农田。许多百姓,因为家中丧失劳力,加上缺钱,纷纷将土地贱卖了。”
赵铭皱起眉头,“设立棉田庄园的事情,泄露出去呢?”
陈明遇道:“应该没有,收购的都是江南大户,估计与殿下想一起去了。”
赵铭全然忘记了他令户部收田之事,不禁愠声道:“他们想发国难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