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作者:九悟 | 分类:历史 | 字数:170.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
京师,夜。
枢密主薄林文宁一身疲倦的返回家中。他最近在京西督造枢密院大厦。同时还要负责主持枢密院的日常工作。
英国公张懋那不是坐堂的人,而且对新军营的体系也不熟悉。而成国公朱辅,基本就是要架空的。
面对国朝顶尖的公爵世家,他一个小吏出身的人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不是没有人私下里来劝过他,登临枢密主薄这样的高位,自然是大批的人来投:“将来如何?”
他懒得回答这种问题。他从一介小吏干到如今军方第三人,执掌大权,他能回报张伯爷的是什么?他的根基又是什么?
有些人连眼前的局面都不知道,还妄和他谈以后、将来,简直是可笑至极。
“老爷怎么又是如此劳累?”
刚进内宅,方姨娘早带着丫鬟们等在花厅中,迎上来。絮絮叨叨的说道。
林文宁也是学张昭,搞登记式预约拜访,他在城北距离新军营不远的府邸同样是没什么人在门厅候着。所以,他回来就直接到后宅。
林文宁马脸上浮起一抹笑容,接过小妾递来的热毛巾擦脸,将沾着黄土的外袍脱下来,道:“哪天不累?张大帅不在京中,事情比较多。”
对方姨娘他还是很满意的。到他这个年纪,更重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他即便身居高位后也没有再纳妾。当然,方贯这个千户,对他也是一大支持。
谁也没有料到当年的小衙役,能成长的到如今的地步啊!
他们都是跟着张大帅这只鲲鹏,扶摇之上九万里。
简单的洗过脸,林文宁吃过晚饭,到书房中稍稍歇息,他的长子林裕过来请安,“见过大人。”
林文宁时年四十六岁,长子林裕都已经二十四岁,业已成亲。他成为枢密主薄后将其从老家河间府接过来,带在身边办事、调教。
他点点头,“今天有什么事情?”
林裕道:“报纸上关于竹嫣姑娘的报道开始逐渐减少热度,这才只是第四天。”
他还是不大适应京师的“氛围”。与他昔日在乡中读书时完全不同。他是童生功名。奈何北直隶的士子人数太多,且个个强悍。他始终未能成为生员。
这是他毕生的奋斗目标,也寄托着父亲的希望。当然,这是在来京师之前。此时,他已经在学习“杂学”,准备通过招考进入仕途。
林文宁捻须道:“多看,多听,多学,少说。”
有些事,他没法告诉儿子。
“扬州爱情故事”之后,还有新会有的安排来占据京中的舆论。他遵照大帅的书信,已经安排好。
“是,大人。”
“去吧。”
林文宁将儿子打发走,在书房中微微沉思着当前的局势。战斗早就打响,只是这云橘波诡的局势会最终走向何方?
…
…
八月十日,在京中舆论场关于“扬州爱情故事”而减弱时。一则新的消息重新激起舆论场的兴趣、高-潮。
遵化县令汪伟毅在论道报上投稿,点名怒骂张昭唆使魏国公徐俌上书改革江南卫所,实则为架空兵部,实乃国之蠹虫,理当万人唾骂,以正官场风气。
实话说,官员指名道姓的骂新秦伯张昭,这在京师的舆论场实在很难有任何的作用。
大明朝的御史们早就在这么干。他们不是在报纸上骂,而是直接上书弹劾。
大明的御史就是这么尿性。谁当红就骂谁?日后的万历张相公执政时,一样有御史骂他!
这不能仅仅用御史们有业绩压力来解释,更多的是一种“叛逆”的文人精神。
说的好听点叫做“不盲从”,“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精神”,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文人相轻,眼红,博名声”。
这件事的“爆点”在哪里?在于遵化县令汪正堂在北直隶官场,公认的是张昭的人!
弘治十五年,张昭整合蓟镇军,连带着把遵化县的韩家给里清理。汪知县就是那时和张昭认识,因祸得福,反而因办事能力不错,得到张昭的欣赏。
早就有传闻,汪大令可能会在任期满之后,前往辽东任职。也就是张昭的岳父王承裕手下干活。这种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张昭这个体系内其实很受重视的,要靠他们“卡位”啊!
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是“背叛”张昭,这难道不应该让人感兴趣吗?
京师的报纸迅速的动起来。刊登各种文章,挖掘各种内幕。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很轻松的又把“热度”接过去。
初十的下午,刘大夏刚进宫面圣,向弘治皇帝汇报前段处理灾民的结果。
弘治皇帝和刘大夏都很默契的没有去谈论张昭这个话题,只是正常的君臣交流。弘治皇帝要倚重刘大夏办理政务。而刘大夏也知道天子会偏袒张昭。
他刚回兵部,手下的郎官,左膀右臂之一,兵部武选司郎中伍庸进来进言,“老大人,如今舆论态势又起变化。但变中有机,可以往枢密院和兵部职权重叠的方向引导,为兵部争权啊!”
刘大夏虽说是名臣做派,不搞结党营私那一套,但是总有几个“体己人”。
兵部武选司郎中伍庸进此时已经向刘大夏靠拢,成为其信任的郎官。他和张昭认识的那点交情自然是丢掉。
刘大夏琢磨了一下,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伍庸道:“老大人,枢密院在收权,如今把江南卫所改革,兵部职权基本丧失,难道我兵部同仁不该问一问:要兵部何用?值此之时,庙堂、士林之中有识之士正对张昭反感,八成还有机会。”
“有识之士”对张昭有恶感,原因自然是因为张昭准备动“生员”的特权,这岂能不让读书人中的精英反感他?
刘大夏微微点头,指示道:“此事你去办。”
兵部的职权,不能在他手上没有。虽然军事他是不管的,但他终究是要争一争。
伍庸领命而去。
第二天,就有兵部员外郎在报纸上发文,要求朝廷厘清兵部的职权。一点权力都不给,那要兵部做什么?
用词非常犀利,大有哀兵之势。
舆论风潮再略微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连续奔驰五日的钱宁快马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