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作者:四海散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364.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23章 被爹坑
“那个卫平究竟是什么人?”
郭嘉忽然问道。
卫平!
提起这个名字,苏卿怜心中微微一凛,道:“他是三年前来到了云州,经营的都是些普通的商品。但是凭借精明的头脑短短的时间积攒了大量的家业。现在在云州,这个饶财力绝对能够排进前十。目前没有发现他跟什么人有勾结,做生意也规规矩矩。”
作为商会的会长,苏卿怜自然对云州商人十分的了解。对这个卫平也调查了一番,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唯一的异常就是苏卿怜发现这个人也是个商界奇才,短短的几年间就挤进了云州商界的上层。
是吗?
郭嘉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他已经着蔡瑜去调查这个人了,但是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不过凭借直觉,郭嘉觉得这个人没有那么简单。
云州商人原本都是大汉商界的翘楚,其中也不乏苏家甄家糜家这种全国的大商贾。
这个卫平一没有背景而没有路子,居然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崛起,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的。
没有背景没有路子,能够出人头地,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才,另一种就是阴谋。
如果是才的话,这个卫平倒是可以一用,但如果是阴谋的话,这个卫平就要去死。
郭嘉不会在容忍有阴谋在自己的身边。
其实对卫平这个人,苏卿怜也有所怀疑。
原本这个人十分的低调,在云州虽然大赚特赚,但也没有露过头。
苏卿怜虽然那知道这个人,却没有接触过。
双方的第一次接触就在动员大会上。
也正是这个饶出现,才让苏卿怜的计划破产,虽然通过一番努力,又挽救了回来,但终究是因为这个饶缘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个卫平就是这种人物。
第一次出场,就破坏了苏卿怜的计划,让苏卿怜十分的被动。
“妾身怀疑他是商家的人?”
苏卿怜低声道。
动员大会落败之后,苏卿怜自然不甘心,回去动用自己手上的资源调查这个卫平。
不调查则矣,一调查连苏卿怜都吓了一跳。
这个人三年前来到了云州,以摊位起家,短短的三年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他对商品涨跌的趋势瞧的极准,三年间来一直低买高卖,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从未失手。
单从这一点上看,苏卿怜也有些颇有不如。
苏卿怜对这个人手段佩服的同时,心中也极为的警惕。
因为她知道,只有熟悉商品规律和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人,才能够做出这种成绩。
大汉朝重农抑商,做生意的都是下等人,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不会去做商人。
所以商人有很多都没有读过书,做生意全凭经验。
但像卫平这种神乎其神的手段,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经验。
也只有商家的传人才能有这种本事。
所以苏卿怜一直有些怀疑。
商家的人!
郭嘉也皱了皱眉,不解道:“商家不是只有你一个传人吗?”
当年鬼谷四派合谋朝政,商家出身的王莽最终当上了皇帝。
但是王莽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当上皇帝之后,立即背叛了共富贵的誓言,开始对阴阳、纵横和兵家下黑手,三家自然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始反抗王莽。
最终王莽倒台,商家一脉也悉数被灭,只留下苏卿怜这一只独苗。
经过苏家几代饶努力,加上郭嘉的帮忙,商家这些年才算是活跃了起来。
但也仅仅几年的时间而已。
“妾身也有些奇怪!”
苏卿怜摇了摇头,道:“这个饶本事很厉害,要他学过商家的典籍,妾身是万万不信的。但是商家自祖皇帝仙去以后,确实的只有我们苏家一脉留下来。”
其实她也只是怀疑而已。
可能是王莽之前的同道吧?
算了!
郭嘉摇了摇头。
现在是打开云州商路的关键时期,他也并不想刨根问底,只要这个卫平不自寻死路,郭嘉也不会跟他一般见识。
“你先回去准备渠道的事情吧,打开了白酒的销路之后,这边的白纸玻璃镜子也都会提上日程。”
妾身明白!
苏卿怜微微一福,转身离开了。
堪堪走到门前却跟一个人撞了上了,正是蔡瑜。
苏卿怜是退着出去的,蔡瑜却是正着走进来的。
二人原本有些不对付,苏卿怜已经准备好迎接蔡瑜的怒火了,不过让他诧异的是,蔡瑜只是狠狠的看了苏卿怜一眼,没有理会她,匆匆的走了进去。
苏卿怜哑然,耸耸肩离开了。
……
“郭嘉!”
蔡瑜来到了郭嘉的面前,猛的拍了一下桌子,怒气冲冲道:“你一直都知道是不是?”
知道什么?
郭嘉笑着问道。
你还在装?
蔡瑜有些着恼了。
上一次受到了郭嘉的冷嘲热讽之后,这丫头第一时间回到了蔡家。
蔡邕是当朝名士,又是郭嘉的老岳父,郭嘉自然也十分的敬重,在闹市区给他准备了一座大房子,让这位岳父住了进去。
在蔡瑜的印象中,她这位老父痴迷于汉书的校订,每日都钻在书堆里,十分的无趣。
所以蔡瑜也不乐回家。
这一次她回到家中以后,赫然发现家门前已经是车水马龙。
府内宾客满席,蔡邕跟一些冠带文士谈笑风云,修订汉书的事情早就抛到脑后了。
这些文士都是来自云州各地的世家大族,也有些是从外地慕名而来。
蔡邕也十分的好客,每日同这些人畅谈人生孜孜不倦。
很显然,蔡家已经成为了名士交流的场所。就连刺史戏忠,中山郡守辛评也是坐上宾。
蔡邕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云州名士之首,大家在蔡家畅谈古今弹琴作画,倒也自在。
如果只是这样也没什么,但是有些人却故意引诱蔡邕针砭云州的利弊。
蔡邕对郭嘉的某些政策也十分的不满,忍不住也会发些牢骚,有些人默然不语,也有些人拍案称赞。
问过管家之后,蔡瑜才知道,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之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