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最好年代
作者:无色无味的诸葛若雪 | 分类: | 字数: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穷疯了
郑一鸣也知道这样比较好,让他疑惑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帮自己?他可不相信这些人会无缘无故的帮自己,肯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不过,这个提议郑一鸣觉得真的很好。他是找不出来什么毛病.“好的,谢谢各位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下你们给我解决了。谢谢你们!”
“都是朋友嘛,应该的。”
保罗回去之后去见了一个人,美国最大家族洛希尔家族,族长的掌上明珠苏茜.洛希尔。“小姐,我回来了。”
“怎么样?他怎么说的?”
“小姐,他听从了你的建议。不过咱们为什么帮他啊?”
“不该问的别问,等他什么时候去那个地方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好的,小姐。”
郑一鸣和刘晓静走在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捷克美女,不能说她们个个都是大长腿吧!但是个个金发碧眼,很是耐看。当然她们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郑一鸣他们,看着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异乡人。
其实想想,现在世界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人,都乱了。祖辈都会介意外来的民族,可是现在呢!但是,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其实配种也是要技术的。
就像东欧集团的姑娘们,头小、肤白貌美,身材高挑。同样是白人,可这边的平均颜值肯定高于英美系国家的白人,像英美加澳几个国家的姑娘,那毛孔粗的不要不要的,一到三十以上的年龄,小肚腩比男人起来的还快。
这些姑娘们在简朴、多变的建筑缝隙里不断延伸的狭长小里穿梭巷,整个城市被她们衬托的仿佛在梦境一样。
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首领一般都是男人时,斯拉夫民族的首领却是一位女性芙拉斯塔。传说中,她有预见未来的神奇能力。在她的管理下,部族安宁,妇女享有着平等的权利。
郑一鸣这时突然感觉腰部的疼痛,耳边传来一句.“好看不好看?要不要带回去一个啊?”
郑一鸣反应的很快.“那肯定没有你好看。”
“算你会说话。”
郑一鸣牵着刘晓静的手,走在这座古老的城市,说实话,可是给他带来了很大时震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这真是不可想象啊!
谈论这个国家的同时,无法躲避许多高大的影子,比如卡夫卡,米兰昆德拉,马赫。
红瓦黄墙,远近交迭,高耸在城市天空里的尖塔,展现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文艺复兴式,以及新古典主义的风貌,几乎欧洲各个时代的建筑流派和风格的房子都在这里看得到,或者应该说是保存。真是难以让人相信啊!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商店的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而排队的人群神情紧张呆板。
跟在张林海身边的一个格鲁吉亚的小伙子,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郑一鸣好奇的问道.“他在说啥?”
张林海解释道.“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稍微好些。但同样正面临着几十年来最大的困难、最艰巨的任务,有上百亿美金的负债,可就是这样,捷克还算东欧集团里经济状况最好的了。他说去年苏联从这里撤军,给捷克留下了不少的烂摊子,经济情况很糟,随着自由经济的引进,失业人数正在上升。目前这边正在举行大选,但是,谈论的都是消除牛奶、砂糖和肉制食品之类的短缺现象,消除通货膨胀。”
郑一鸣用英语问那个小伙子,“懂英语吗?”
格鲁吉亚的小伙子兴奋的点了点头,“我会英语,老板,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问。”
“目前最困难的国家是哪个?”
“老板,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那是分对谁?君不见,从国内出发的时候,还有农场不远万里去学习屠宰加工技术的嘛!
“许多工厂已经关停,工人和许多人才已经被聘请到了国外,有的去了希腊,有的去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土耳其。”
长达四十多年的中央计划经济已经或正在被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所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电休克疗法”。由于各国大幅度调整工业结构,使得许多企业关、停、并、转正不断的进行,导致无法解决一部分职工就业。
再比如原来的执政党被迫让位,各级组织停止活动,政府机构大改组,又使得相当一批原各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无路可走,而加入失业大军行列。
“捷克这边的苏联人走干净了吗?”这些国家给郑一鸣的感觉就是奇葩、让人难以捉摸。如果自己不是重生而来,那是肯定不敢下手的。
小伙子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波兰人、南斯拉夫人、俄罗斯人在这边任职的还有很多,甚至有的还在政府部门中。”
最后又愤怒的说道.“老板,你是不了解,苏联的军队已经撤走,这些来这里工作的外乡人没了多少依仗,知道时日不多,都是趁着现在东欧各国的私有化进程,想着法子捞钱,走之前不把口袋填满,那是不会甘心的。”
第142章 穷疯了
满大街都是捷克文字,郑一鸣一个都不认识,好在他们都有很好的俄语水平。俄语在这里的通用程度普遍还是很高的,所以在酒店开房住宿没有大问题。
他们来到一家国际酒店,里面操着各种口音的人都有,其中以欧美人居多,郑一鸣突然看到了一行黄皮肤的人。对方也注意到了他们这一行人,本来想过来打招呼,可是听见这边说话的口音,又转身回去了,叽里呱啦了一阵。
“他们是韩国人。”刘晓静对郑一鸣说道。
“你咋知道的?”
“听他们说话听出来的。”
郑一鸣也没有在意,因为在这里碰到那国人,他都不觉得意外。不过韩国人都来了,那么日本人肯定也少不了的吧!
郑一鸣决定今天就住在这里,房间选在了顶楼,站在窗台边就可以看见暮色的伏尔塔瓦河,黄昏的天空下,阳光掠过呈现出古老而安静的神秘气息,古老的查尔斯桥上绚丽的雕像看起来犹如幽灵。
刘晓静来到他的身边,温柔的问道.“看什么呢?看的那么入神。”
郑一鸣没有回答,而是把她抱在怀里。“看什么,也不如看你。”
“今年过年咱们能回去吗?”
“怎么是不是想家了?”
“有一点。”
“唉!今年过年应该是回不去了。要不你先回去吧?在这里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那还是算了。以前没有你陪着,我在这里待了好几年。现在有你,我更没有什么了。”
“我答应你,这肯定是在这边过的最后一个年。其实我不想让你在这里的,这边儿会越来越乱,太不安全了。”
“呵呵.....有你在,你会让我有事吗?”
郑一鸣看着怀里的佳人,忍不住的吻了过去。刘晓静也热情的回应着,过了很久两人分开。刘晓静脸红着小声的说道.“你每次都忍的这么辛苦,要不今天让我做你第一个女人吧!”
郑一鸣坏笑着在她耳边调笑道.“静静老婆,是不是忍不住想成为你老公我的女人了。”
郑一鸣本来是开玩笑的,没想到刘晓静脸红着脸“嗯”了一声。这下有点那什么了,郑一鸣又抱住了她.“现在还不是时候,我答应你们的还没有做到呢!”
“我,我不在乎的。”
“可是,我在乎啊!说过的话,肯定要做到的。”
“那你可要快点做到啊!”
过了二十天,周怀安带着一批人赶了过来,当然他是郑一鸣给叫过来的。斯柯达汽车马上就要到手了,而审计全是别的人,他也是不放心的。所以就让周怀安着相关的人员赶了过来。
和周怀安打过招呼以后,周怀安还告诉他.“老板,你还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郑一鸣心里是疑惑的,自己会有什么客人?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曼妙高挑的身材,让人眼前一亮,“李总,好久不见,幸会,幸会。”
“郑先生,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客气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一声悦耳的轻笑,李佳慧朝他握手。
周怀安说道.“老板,你们聊。我先去忙了。”
“好的。”郑一鸣把周怀安送出门外,又和他说了些什么。
李佳慧朝刘晓静伸出手.“刘小姐,好久不见。”
刘晓静也伸出手.“是有挺长时间没有见了。”
郑一鸣回来后,好奇的问道.“李总,你怎么来这里了?”
“怎么你们都能来,我就不能来了?”
“嗨,瞧你说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像你这么大身份,一般人可是请不到的哦。”
刘晓静问道.“李小姐,你喝点儿什么?”
“来点儿茶就行,谢谢。”刘晓静给几人都倒了一杯茶。
李佳慧喝了一口后,正色道,“我这次是从主要是帮助日本企业做杠杆并购和财务策划。”
“日本人?”郑一鸣的心里有点不舒服,虽然他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可是依然不想便宜日本人和韩国人。
“远东的木材加工厂、水产基本都被日本人看上了,日本的电信电话、丰田、丸一、住友、三井物产、中央银行等等都来了,至少不下100家日本企业,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都有日本人的影子。”
“我草!日本都那逼样了,还他妈的想着来这里。还要不要点儿逼脸了?”
“咳咳!”李佳慧对郑一鸣的粗口表示了不满。刘晓静只是笑了笑,她可是很少见到郑一鸣这样的。
“抱歉,不好意思,有点着急了。”郑一鸣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边你们内地人可是真多,我这次是从哈巴罗夫斯克特意坐火车来的,全是你们的人,大包小包五金、香烟、还有你们的一种酒叫什么二头,都是一帮一帮的。”
郑一鸣这下有点儿尴尬了,这可是他的老本行。“那是二锅头。卖烟是卖对了,苏联现在是缺烟,再缺下去,估计苏联人民离造反也不远了。”
苏联政治经济出现大量问题,例如消费品严重不足,市场上只有劣质的货品,人们必须轮流等候,才能获得少量物资,人们必须大排长龙,以轮流等候获得生活必需品。通货膨胀也令人吃不消,只有权力阶层才有机会获得好东西,引发出内外大量的矛盾。
过了一会,李佳慧又说道.“我再透露个消息给你,苏联的财政已经面临高压了,已经派代表团去了你们内地,要借七亿美金。武器、军备又成了新生意,据说核武器流出去了,在国际上引起了恐慌。另外,苏联打算向西方出售新的空间用动力堆和及其和平号空间站,正在到处找买家。还有听说苏联航天领域正在商业化,如果真是这样,那不就是门户大开吗?”
“真是穷疯了啊!”郑一鸣不知道国内会不会借,这相当于乞丐找喜儿她爹杨白劳借钱,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反正西方肯定没借,他们巴不得苏联崩盘呢!
而苏联在西方借不到,那就只剩下忽悠了。这苏联穷的是什么都要卖了,前阶段就连地球侦察卫星拍摄的世界各地的相片都已公开出售。这些卫片对于绘制地图、探矿、记录海岸线的流蚀,调查植物生长和土地利用情况均极有价值,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机构的欢迎。
“空间站七八亿美金打底,美国人才不会做这个冤大头的。”买不如抢,抢不如偷,偷不如骗,骗不如借,借不如借了不还,这是现在所有人的逻辑和共识。
所有人都期盼着苏联政府能宣布一些重大的措施,当然他们也从来不让人失望,戈尔巴乔夫先后提出了四个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文件。可惜这一年政治过热,争权夺利的斗争白热化,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交织在一起,在此情况下,没有人也没有精力顾及经济改革。
所以,苏联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