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能看到未来世界

作者:筷子老叔 | 分类: | 字数:50.4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空救生艇

书名:我能看到未来世界 作者:筷子老叔 字数:2142 更新时间:2025-02-02 06:16:39

第121章 ,太空救生艇

矿区并不在基地附近,所以林轩也不准备带程丞过去参观,讲解在林轩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便结束了。

躺在床上的林轩闭上了眼睛,他想看一看外星字符的破译进展。

这次多了许多可参照的字符,可以排除原本对于部分字符猜测的含义,错误答案排除的多了,得到正确答案的概率就高了。

自己这次也在这里待不了多久,除了自己,其他人貌似也没办法操纵操作台,可能是因为精神力强度的问题,其他干员的意念不足以影响到操作台。

如果不能尽快破解的话,这次说不准又要被耽搁了。

正当林轩准备看向未来的时候,自己手腕上的通讯装置突然响了起来,“滴,指挥中心来电,滴,指挥中心来电。”

林轩睁开眼睛,抬起右手上的通讯屏幕,点了下接通,“指挥中心请讲。”

“林司丞,天机司根据你新发送过去的几张图片,目前已经破译出部分字符含义,已经发送给你了,请尽快去验证一下。”

“林轩收到。”

他兴奋的起身,快步走出宿舍,套上了宇航服……

乘坐月球车沿着隧道一路来到蘑菇的下方,在冲蘑菇发出了入舱的指令,然后便被空泡送入了舱室中。

打开了右手的通讯屏幕,将天机司发过来的破译后的字符含义记了下来,再看向操作台上的光幕,其中的含义已经能理解一个大概了。

语言是一个文明最基础的东西,想要出现文明,就必须要有群体,而群体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合作就要走交流,而语言就是交流的基础。

而文字是语言的衍生,文字也是最初级的传承,如果没有文字,所有经验与知识就只能口口相传,所以一个文明的发展为必然离不开文字。

“这些文字,怎么和九州字这么像呢……”林轩一边看一边疑惑。

并不是字体像,而是语法与表现方式。

同样是极短的字符中就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如果用西方体系的语言来破译的话,说不准还要费多少功夫。

根据光屏强的文字,林轩这次终于搞懂了这个蘑菇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艘已经耗尽燃料的太空救生艇,虽然经过太阳风以及月壤中的氦三,给它补充了一部分聚变燃料,它也有很多功能无法使用。

此刻它的能源指示显示为蓝色,一个管状指示器几乎只能看到一丝代表着剩余能源的绿线。

蘑菇不叫蘑菇,翻译过来叫再生号救生艇,满载状态下可以进行星云级的跃迁,而从它的功能指示中可以看出,它内部的聚变系统相当的厉害,已经可以称之为物质转换机了。

只要有充足的可聚变粒子,不止是氧,他甚至可以聚变出生物体需要的有机化合物,也就是类似营养剂的东西,这也是这个救生艇内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原因,因为在里边的生物根本不需要储备食物,水,或者说空气。

只要附近有一个恒星,或者说有大量可聚变元素的星体,它就可以凑到距离足够近的地方收集,从而制造出大量的补给品。

它正常会将可聚变粒子直接聚变为铁元素,从而压榨干元素内的所有能量,而铁元素就是聚变与裂变的终极元素。

质能转换公式告诉林轩,质量与能量是能互相转化的,而铁不管是裂变为更多的原子,还是聚变为更少的原子,总质量都只会变大,这也就意味着它需要吸收大量能量才行,这也导致它是目前在物理表现中最稳定的原子。

而将轻核元素直接聚变成为铁,所能得到的能量将是巨量的,林轩甚至不敢想象。

这个蘑菇的核心,就隐藏在它的杆子里。

因为那一大堆功能选项中,有一项更换发动机的选项,但需要整个蘑菇的能量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才行,目前能源存量不够。

林轩仔细看着蘑菇的注释,顶部的缺口一直提示的是自动修复,但修复同样因为能源不足,或者说因为舱内物质不足。

而救生舱目前能用的功能也就仅仅是资源采集以及出入舱功能,想要使用其他功能就必须先修补舱室,而想要修补舱室就必须有足量的物质。

一个井口大小的缺口,补起来所需的能量也是巨量的,至少对人类目前的科技是这样的,如果依靠它自主收集粒子,这辈子估计也没机会将它补好。

林轩意兴阑珊的出了舱室,开始思考怎么给它修补舱室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好像将一个鲜美多汁的水果放在自己面前,张嘴去吃的时候才发现这东西很贵,买不起,最难受的是这个价格还是自己定的……

不过如果当时不将它切开的话,自己也无法进入舱室,也发现不了这个操作台,更没有后续的事了,现在……只能说还有机会。

如果氦三聚变成功,后续的氦三采集,以及蓝星海水中的氘元素收集一定会有技术性进展,到时只要给它加入足够多的燃料就好。

而林轩听说氦三的聚变实验目前还尚无头绪,反应堆目前也处在氦三点火阶段,极高的点火条件,以及要维持稳定的状态,需要一步步努力克服。

而自己还有事情要做,自然不能在这里苦等,鸾鸟平台的下一步计划是前往火星,有了鸾鸟平台这个星际航行的利器,火星的窗口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这一次鸾鸟平台会前往火星,对火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勘探,大堆的装备还在平台上等着验证,火星基地的计划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不过林轩估计火星应该不会搬到星海中,这个基地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实装。

不过这绝对算得上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勘探活动了。

上百人,分乘登陆舱登陆火星各个地方,由鸾鸟平台以及鸾鸟内部挂载的多个卫星进行通讯,指挥中心就位于鸾鸟平台上,可以做到实时通讯,实时指挥。

配上承影二代机甲以及大量的工程设备,这次,火星文明的过去,将会被完全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