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作者:漠中野 | 分类: | 字数:31.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四章 会后反应
第44章 会后反应
只有站在历史高度上的人,才能看清楚当下的大明是怎么状况,身在当代的人,谁也没有办法看清楚时代的现状。
做为大明的皇帝,朱烨就是要带领下面这班人,趴在天下的百姓身上,如同吃不饱的水蛭一样,不断吸取大明的血气,供养自身。
眼前的这些代表着大明的人物,在朱烨眼里已经变成了吸血鬼的样子,正围着大明的疆土,手拿着刀叉,时不时优雅在上面划一刀,切下一块肉,血淋淋塞到自己嘴里。
做为这个盛宴的主持者,朱烨知道自己好不到哪里去,也许这里只有王承风好些,因为他还不够格入局。
当权力,金钱在手的时候,说不定也变得比他们吃得更猛。
接下来会议的议题,朱烨已经无心听讲,耐着性子等到此次廷议结束。
离开的人,脚步都有点沉重,都没有在皇帝收自己税的冲击中清醒过来。
如果皇帝真的要对自己狠狠下刀,身为臣子,难道还有挣扎的余地么?
王琼现在有些看不透皇帝,是什么改变了皇帝的维持朝堂和气的想法,开始发力呢?
难道是缺钱?
可能性很大,现在皇帝看大臣的眼神就有点不对,感觉都是一个个行走的银子。
回去先把自己家的田地整理一下,有些什么肮脏事都得处理,王琼心里打定主意,在风暴还没来之前,先做好准备。
文渊阁。
刚回来的内阁团队,今天的工作全都放下,四个人聚在一起喝茶。
“你说皇上皇庄收税是早有预期,还是临时起意的?”杨廷和先开了口。
“皇上要是自己推行这事,谁也无法阻挡。”蒋冕知道杨廷和问的不是这个。
皇庄做为皇帝的私人财产,如果主动交税的话,没有人敢说不行。
而且还必须高度赞扬皇帝,并效仿皇帝的行为。
“这天下又要多事了。”梁储已经预见到后面的腥风血雨。
杨廷和望着众人,说道,“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
看着众人纷纷摇头,杨廷和头有点大,皇帝自死里逃生后,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今天突然出了这么一招,让他有点难受。
挥退众人后,杨廷和提笔写了一个纸条,然后又把它烧了,直接来到东华门外的茶楼包间,一个人静静思考。
离去时,用茶水在桌面上写了几个字。
“这个会,感觉怎么样?”朱烨并没有让王承风走,想问问他的意见。
王承风心里暗暗叫苦,都把我拿出来当枪了,还问我怎么样。
“皇上的策略实在是太高明了。”王承风不知道咋说,直接拍马屁。
“废话少说,大明税收你有没有方法。”朱烨刚才已经偷看到王承风写的东西。
内库还有一大堆活没干完啊,一个国家的税收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王承风有点无语,我只是一个财务会计,又不是什么财务大臣。
“臣对这个了解不多,不敢妄言。”王承风只能推脱。
朱烨走上前,一手拿起他桌面上的纸,“朕看你写了不少东西,给朕讲讲。”
没想到皇帝硬来,王承风脸皱成一团,“皇上,这只是臣乱写的,只是笔记,只是笔记。”
“是么?这上面写的丈量土地,这个是什么字来之。”朱烨装作看不懂简体字。
“回皇上,这个都是臣乱写的东西,不能当准。”王承风不由想抽自己嘴巴,没事乱写东西干嘛。
他知道自己要一松口,这活就跑不了的。
“朕看你这个还写得不错,回去后大明税收改革出一个方案给朕!”朱烨当然是不会放过王承风。
“皇上,内库的事,臣都没办法按时完成。”王承风心里这个苦啊,简直把人当牲口用。
“找个时间做,朕给你时间!”朱烨心里很着急,但也不能把王承风迫走了。
“内库整理时,臣用了新的书写和记账方法。”王承风顺便把用阿拉伯数字做帐的事情,提前跟皇帝说。
“朕知道了,一切按你意愿去做,近期不要离开豹房。”朱烨有点担心王承风的安全。
无论是整理内库,还是今天皇庄收税一说,已经把王承风推到了文官与宦官的对立面,这些人连皇帝都敢杀,何况是王承风。
“臣知道。”王承风心里深深叹了口气,身为穿越人士,日子怎么过成这样子,整天提着脑袋干白工。
清明将近,姗姗来迟的春天,唤醒了顺天府郊外的土地,一场雨过后,各种花草争先恐后冒了出来。
田里的农户,正趁着下午阳光正好的时间,在陇间除草。
路边不时经过的踏春人群,不时停下来,望着劳作的农夫,吟诗作乐,引起呼声连连。
苏二虎带着儿子,正用手一点一点拔去麦间的杂草,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把小麦冻伤不少,剩下的如不好好伺候,到时连租子都交不上,那就真没有活路了。
眼看今天这些地都快弄完了,杨二虎跟儿子打声招呼,先休息一下,明天这地再浇点水,能救活多少,就得看老天爷的心情。
刚走到田边,杨二虎看到五个人正站在他的田头,前面一人抬脚往田里走,他心疼庄稼,却不敢开口阻止。
还好,那人小心翼翼走着,怕是踩到小麦,不时还蹲下来,轻轻摸摸小麦的叶子。
杨二虎看着对方的服饰,知道是一贵公子,看着他脚上的绣花布鞋都沾满黄泥,心想,这些城里的贵公子,平时都脚不沾地,鞋不敢沾灰,怎么今天跑到田里来呢。
伸手阻止了儿子的说话,杨二虎拉着儿子坐在田边喝水,等人走了,再继续干活。
那个公子在田里走了一圈,来到了他们跟前,在田边杂草上蹭了鞋底的黄泥,蹲在他们旁边问道。
“这位老丈有礼,这田是你的么?”
来的正是朱烨,这里是板桥村皇庄地头,他准备去看玻璃厂的准备工作,顺便视察一下皇庄。
“不是,不是,这可是皇帝爷的地,小的只是佃户。”杨二虎看着这公子还挺顺眼。
“自己家的地呢?”朱烨问道。
杨二虎看了在田边那几个人,并没有回答,反而是他儿子杨江脱口而出。
“都被那些下面没了的人抢走了!哎!”
杨二虎抬起手在儿子头上扫了一下,“公子,你别听他乱说。”
“是我唐突了,老丈莫怪,我看这地里的庄稼不是很好。”
朱烨刚才走了一圈,跟后世看到的麦田相差很远,个子长得不高,而且稀稀疏疏的。
“今年来春寒,冻死不少。”杨二虎一说起庄稼,顿时愁眉苦脸。
“今年的收成,可够吃的?”朱烨直接坐到了杨二虎边上。
“难啊,就是丰年也不行,何况今年这状况。”杨二虎没想到这贵公子,居然不嫌脏坐在地上,这么好的衣服,坐在田地上,有点心疼。
闻着田里的青春味道,朱烨观察到,杨二虎父子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脚上的鞋也是用绳子随便绑起来,脚拇指都露在外面,手上更是冻得满是裂口。
这就是大明农民的样子,一想到天下还有上千万像杨二虎这样子的人,朱烨觉得自己肩头一沉,又一座大山压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