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 分类: | 字数:37.9万

第105章 改良货币(一)

书名: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字数:2157 更新时间:2024-10-25 02:37:33

大汉生产的各种商品,通过海洋贸易销往亚欧非三大洲,将全世界的金银掠夺一空,使得全国的金银储备量空前庞大。

原本,铜是最主要的交易货币,可随着工业发展,大量铜矿被开采出来,民间甚至出现了私自开采铜矿和偷铸铜币的行为。

大量私铸的铜币流通到市面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铜币飞速贬值,造成了物价飞涨,市场混乱。原本5文钱一斤的大米,竟然涨价到了10文。

在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百姓手里的铜币缩水,这让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增大许多,原本每天挣100文钱可以买20斤大米,足够养活一家几口人,现在只能买十斤,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勉强维持生活上,再也没有能力购买其他的商品,导致了消费力下降,商品滞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百姓们不懂背经济规律,粮食涨价了,他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归罪于朝廷,认为这是官府的变相剥削。

因而,临近过年了,全国许多地方都死气沉沉的,有些民风彪悍的地区甚至组织起来罢工、罢市、罢课,公开对抗官府,要求降低粮价。

在赵耀回京之前,各地的“粮价革命”此起彼伏,地方官员疲于奔命,软硬兼施才勉强维持住局面稳定。

得知赵耀回京后,各地的地方官全都涌入京城,或是要求增兵镇压,或是要求开仓放粮,或是要求朝廷增加地方财政预算用于平衡粮价……然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这次威力,内阁的官员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在于铜币发行量过大,因而彻查并捣毁上千个“假币”制造作坊,销毁了几千万贯“假币”,严惩相关人员,勉强勉强遏制住了铜币持续贬值的局面。

可流通到市面上的“假币”早已数不胜数,铜币的制造工艺本就不高,难辨真伪,随便一个铁匠都能仿造,门槛太低。

百姓们对手里的铜币也逐渐失去了信心,原本只用于大宗交易的金银也开始广泛流通,民间用金银取代铜的呼声日渐高涨。

但与铜币相比,白银的交易过程极为不便,币值含糊不清,往往需要剪切后称重。

某些古装戏出去吃个饭张口就是几百两银子,实际上根本没那么夸张,编剧都是纯纯脑瘫,几百两银子足够把一个小店买下来了。

老百姓出门带的银子都是一整块的银锭,消费结账的时候需要先把银锭剪碎,现代人常说的“一块钱”,这个“块”字就是这么来的。

白银银质地较软,纯度越高越软,质地越硬说明掺杂的杂质越多,纯度越低。用白银付费时,商家只需要用一把剪子就可以把银子剪下来然后用戥子(一种古代的精确称)称重。

由于日常消费的价格不高,一般剪切下来的白银分量也比较小,从银锭的角上剪最容易操作,也不容易剪多,这就是一\"角\"钱这种叫法的由来。

由于有时候剪下的银两很少,像一根毛发那样纤细,轻吹一口就能飘起来,因此“一角钱”又被称作“一毛钱”。

至于\"分\"这个单位,则来源于重量,古代有\"斤两钱撮分\"的度量单位,“分”是最小的重量单位,而古代金属货币也是用重量单位来衡量价值的。具体的“一分”有多重,至今已不可考证。

如果能把白银变成铜币那样的银币,有固定的币值,那么不仅便于流通使用,而且能稳定货币价值,让良币取代劣币。

首先尝试铸造银币的朝代是辽国,但发行量极少,发生在在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其样式与铜币完全一样,中间方孔四周圆。但这种银币只在上层阶级流通,民间很少使用。

再往后,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首次仿制西洋银币发行了银元,也就是着名的“大明弘治年一两纹银”。

这种银元直径约50毫米,边缘厚度约2毫米,中间厚度为3.5毫米,重量为37.3克,也就是明代一两的重量,所以称为一两纹银。这种银元一枚可以购买380斤大米,也很少流通于市面上。

直到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整顿币制,推出了“袁大头”,银币才真正地开始广泛流通。袁大头成为了中国上千种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中国币制变革史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银币出现的那么晚呢?

因为中国境内的银矿储备实在太少,而且银矿石含银量也较低,大多是铅锌矿的伴生产物,含银量在1%以下,提炼成本极高。

明朝年间,拿下银矿丰富的云南地区后,拼命地开采,光是云南一地的银产量就占了全国的一半,但一年最多也就十几万两,还比不上倭国一座银山的开采量。

光靠本土的银产量,根本无法建立“银本位”制,中原王朝的海量白银,大多是宋元明三朝通过海外贸易积累起来的。到了明代末期,国库收支已经是以白银为主,而铜钱则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大汉既有巨额的海外白银流入,又有倭国石见银山的开采补充,白银的储备量已经足够建立以称量为基础的“银本位”货币制度。

铜币数量过于庞大已经不具备稀缺性,而黄金又因其太过稀缺难以大面积的推行,比铜少比金贱的白银作为货币则刚好能够满足经济需求。

可是,要发行银币也没那么容易。

政治上有朝廷公权力作为保证可以强力执行,价值上有白银自身的稀缺性作保民间愿意接受,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制造合格的银币。

主要的制币方法主要有两种——铸造和打制。

铸造就是将金属熔成液态,然后倒入钱币的模范当中,冷却后打磨掉边刺就算制作完成了。

打制则是把金属熔融液倒入模具形成币胚,待冷却后把币胚夹到正反两面币模之间,用大锤用力砸下去,将币模上的花纹印到币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