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作者:艾叶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15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0节 陈宫献小计
骑都尉曹操,意图帮助鲍信军,在青州黄巾军与兖州的“卜己”黄巾军汇合之前,先击垮这支来自青州的敌寇。
或者,至少也要迟滞这支青州黄巾军的行动。
陈宫一见鲍信,就推出了他的破敌之策。鲍信听了之后,觉得极为可行。于是,便有了这几天以来,与黄巾军的那些交锋。
第一步,疲敌。
青州黄巾军千里远来,意在救援“卜己”黄巾军。鲍信利用他在兖州的威信,鼓动了周围数家地方豪强,出兵对青州黄巾军进行骚扰。这样一来,就必然大大降低了青州黄巾军的行军速度。
第二步,诱敌。
青州黄巾军被不断袭扰,必然会谋求反击。意在尽快与“卜己”黄巾军汇合的青州黄巾军,不太可能采用围攻坞堡的方法。这样做的话,太花时间了。
所以,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集结军中的一些剽捷敏锐之士,对来犯的敌人,予以迎头痛击。只要将来犯之敌打得狠了,以后自然就没有几个豪强,敢再来捋虎须。
面对青州黄巾军可能集结的反击之军,陈宫利用已有的信息,反复推测青州黄巾军的可能前进线路,敲定了三处可以有效伏兵的地形区。
如果一切顺利的的话,鲍信派出的诱敌部队,将成功的把青州黄巾军的反击部队,引诱出来。然后,兖州州师可以趁机发动伏兵,将黄巾军反击部队吃掉或者驱散,从而完成第二步行动。
对于这一步,陈宫直言,只有六成把握。若是青州黄巾军的行军路线没有料对,或是黄巾军斥候机灵,探破了兖州军的埋伏,则这一计策,就只能落空。
所以,当鲍信和陈宫发现,黄巾军的反应,居然与预料一模一样,心中的欣喜,真是无以加复。若非如此,将诈败变成真败的鲍韬,也不会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就被鲍信放过。
至少,他得挨上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而那些从森林中溃逃的黄巾军,只要他们无法在第三步计策发动之前,提前回到黄巾军阵营中,就无关大局。
鲍信现在所进行的行军,就是陈宫所献计策的第三步:
——破敌!
青州黄巾军既然派出了反击部队,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额外的提防。当这些黄巾军完全放松之时,鲍信率领汉军主力一千二百精兵,从反击部队的出发处,杀入黄巾军中,必然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
在这种被奇袭的情况下,除非这支青州黄巾军训练有素,才可能及时的将部队整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是,就凭着这些天,鲍信和陈宫的试探和查看来说,青州黄巾军的组织水平,即使不是乌合之众,也离此不远。
林间小路,行军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是,对全是由训练有素的战兵,组成的兖州州师来说,这样程度的道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奇袭行军要求。
当第一个兖州郡国兵,出现在正在重新整顿行军次序的黄巾军面前时,最后一个兖州兵,也只距离黄巾军不过三百多步。
还处于战后的混乱中的黄巾军,并没有在意突然出现的汉军。在他们的心中,还残留着刚才,大队黄巾军追击敌人的印象。出现的汉军,大概也就是被杀散的游兵散勇,慌不择路的逃过来的。
直到出现的汉军达到数十人,前锋都已经从小丘上冲入人群,大肆砍杀,这些反应迟钝的黄巾军,才如梦初醒,撕心裂肺的惨叫着,向四面八方奔逃而去。
一些自负有勇力的黄巾军战兵,一时还不慌乱,拿起兵器,想要杀退敌人。然而,这些可怜的战兵,却不知道,他们面临的敌人,是从兖州州师三千六百人中挑选出来,作为“陷阵士”的存在。
只见带头冲锋的侯成,左手钩镶一架一扭,锁住了两名黄巾军的武器,右手环首刀连劈三刀,将这两个勇敢(鲁莽?)的黄巾军战士,斩得浑身是血。
紧接着,侯成飞起一脚,将还站立不倒的那名黄巾军伤兵踹倒在地上,也不追杀,大叫一声,再一次向前方冲去。
——上司鲍都尉亲自在后面督战,事先已经下了严令,未有号令之前,只能向前,不得向后,违者立斩!
——侯成敢于不把军候鲍韬当一回事,却绝对不敢违背都尉鲍信的命令!
“杀呀!”
侯成手起刀落,又连斩了两人,对手下的精锐大声的激励着。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陷阵士,见到身为屯长(升官了?)的侯成,作战如此勇猛,一个个士气高涨,如同砍瓜切菜般的屠杀着意图抵抗的黄巾军。
虽然黄巾军人多,却完全处于下风,被这些悍卒一冲,抵抗纷纷土崩瓦解。人数达到数百的黄巾军,短短一瞬间,就被少于自身的汉军击溃,向着多个方向发生了溃败!
“跟上!跟上!盯住蛾贼的队伍!不能让蛾贼有喘息之力!”
鲍信虽然没有亲自在第一线搏杀,却也不轻松。他一反平时温文儒雅的名士风范,扯着喉咙大叫着,指挥手下的战士,快速补充到前线,好追在崩溃的黄巾军屁股后面,不让这些败兵有重新整合的机会。并顺势将这些败兵作为工具,冲垮后方未败的黄巾军。
“挡我者死!”
侯成一刀劈出,被敌人架住,左手钩镶自下向上用力一撩,狠狠的打在对手的下巴上。趁着敌人被击晕的空隙,右手刀轻轻一挥,就割破了对手的颈部大动脉。
作战到如今,侯成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手上的人命,至少有十几条。他停下脚步,喘了口气,将手中满是缺口的环首刀随手一扔,从地上捡起一柄完好的大刀,不紧不慢的跟在一只黄巾军败兵之后,一边前进,一边恢复体力。
在战场上,即使是身怀“战炁”的强者,也必须注意保持自己的体力。如果自恃勇武,一个劲的向前冲,这样的人,很难在战场上活得太久。不说双拳难敌四手,光是当自身的体力不足时,敌人的刀剑,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所以,侯成平时,若非必要,绝不逞强。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战斗。在侯成慢慢行走恢复体力的时候,其他的“陷阵士”们,也以五人为一组,对黄巾军保持着压力。
偶尔有勇敢的黄巾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进行反击。可是以一敌五,面对的又是精锐悍卒,其下场,与那些扑火的飞蛾,也没什么两样。
陈宫得意的看着汉军,将黄巾军的行军队伍,从中间截断为两截。他站在小丘的高处,远远的眺望了一下周围,估计了一下局势,来到鲍信面前,喊道:
“鲍都尉!宫刚才眺望远方,见‘蛾贼’帅旗在西方,可速击之!慢则生变!”
经此一计,鲍信对陈宫的智略,已经颇为佩服。见陈宫如此说明,鲍信果断下令:
“鲍军候!你率领本部,向东衔尾追杀‘蛾贼’,不求杀伤,但求驱赶!”
鲍韬不敢怠慢,大声应诺,转身扶了扶自己的头盔,大叫一声:“跟我来!”,带着本部两百多人,自去追击溃兵。
鲍信接着下令:
“全军听令,随本将向西追击,直取‘蛾贼’贼帅,共建大功!”
“诺!”
跟在鲍信身边的几个传令兵纷纷离开,去执行上官的命令。近千人的汉军,聚集在混乱拥挤的黄巾军身后,不紧不慢的将最后一排黄巾军斩杀,压迫得黄巾军士卒,还未接战,就已经被败兵冲乱了阵脚。
与此同时,远在一里多以外的黄巾军大帅管亥,却还不知道汉军的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