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
作者:维拉德列 | 分类:历史 | 字数:89.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预示
“伏罗希洛夫同志,芬兰军队训练精良,熟悉地形,而且熟悉当地严寒的气候。并不是一支容易对付的军队。”曼图洛夫向岳父强调了芬兰军队的优点。
“他们武器缺乏,兵力很少,没有先进的装甲部队。而我们苏联红军在兵力上还是装备上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在我看来,就算敌人训练再精良,对地形和气候再熟悉,也会被我们轻易击溃。”显然,伏罗希洛夫并没有意识到芬兰军队的实力。
“但克里姆,听说我们派到前线的,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红军战士。他们不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而且我军的防寒衣物供应并不充足。他们不适应在寒冷森林地区作战,缺乏相关的作战经验,很容易被芬兰人埋伏阻击。
再者,我军虽然有数量充足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但在森林的作战环境下,很难发挥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容易被敌人接近。”
在座的坦克设计师科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并不知道被芬兰人接近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被敌人接近?这会有什么问题?就算他们接近了,也很难对坦克造成什么危险吧。。”
“这样,芬兰人就能向我们的坦克投放燃烧弹,坦克里的人员很有可能会被烧死,而这辆坦克也很有可能会落到敌军手里。在我看来,我们的坦克、装甲车在大部分时候都要有步兵的保护,这样敌人就较难接近并摧毁坦克。
当然,在突破性进攻的时候,也可以用大量的装甲部队作为楔子突破,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有步兵在前方保护。”
伏罗希洛夫点了点头,说:“我们会研究你的建议。”
“除此之外,”曼图洛夫的提议并不知刚才那些,“芬兰人在卡累利阿地峡上的曼纳海姆防线十分坚固,而且不少战壕、碉堡的位置比较隐蔽,覆盖范围很大。
所以,我们在进攻之前,应该要调查清楚他们设防的位置,进攻之前要发动持续的,长达二十多小时的大规模炮击,消灭他们的防御工事,并集中兵力,从敌军防守最薄弱的地点,突破曼纳海姆防线。”
“沃罗佳,你对芬兰军队的了解很充足啊。”曼图洛夫对芬兰人的了解远远超于伏罗希洛夫的想象。
“其实也没什么,这些都是我听回来的而已。具体情况还需要前线队伍来了解。”曼图洛夫再次提醒道:“但毕竟,战争是残酷的,是涉及人命伤亡的事情。一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所以,对于这场战争,我们应该要谨慎处理,不应该冒上太大的风险。”
伏罗希洛夫再次点了头,表示肯定,“沃罗佳,对于任何一场战争,我们都会认真、小心地处理,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
的确,伏罗希洛夫在冬季战争的时候,确实有多次亲上前线,小心地处理问题。但可惜他的军事才能有限,战事一直僵持,最终还是被罢免,换上了铁木辛哥指挥战事。
伏罗希洛夫补充道:“另外,我们已经采纳了你对于我军后勤供给的建议,包括用不锈钢饭锅来取代镀锡饭锅,同时增加防寒衣物的供应。这样,即使是来自于中亚地区的红军战士,也能适应北方严寒的冬天。”
曼图洛夫已经把想说的都说了。作为一个待在后面的建设部副部长,他最多只能说这些话,来避免苏军在冬季战争中,所付出的,无必要的伤亡。
至于能否扭转战局,改变历史,他还是没什么把握,因为芬兰人的抵抗意志实在是太强,枪法太好,训练精良。以“侵略者”姿态发起战争的苏联,在保卫国家的芬兰人面前,很难打出卫国战争时的那股热血。
至于曼图洛夫的建议,对战争的帮助虽然也不小,但毕竟要获得切实的执行才能发挥功效。否则,战果可能会和历史上的没啥区别。
“曼图洛夫同志,”莫洛托夫发起了他的话题,“上次,您在克里姆林宫跟我说过,德国将会是我们的敌人。”
“没错。”曼图洛夫承认了这一点。
“但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不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还有可能会是我们的盟友。”莫洛托夫说道。
“莫洛托夫同志,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现在德国人不但和我们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向我们提供了不少生产设备,和军工产品。如果他们把苏联当作是敌人的话,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只会增强我们的实力。”
“没错,他们,包括很多苏联干部在内,都是这么想。但我和斯大林同志都觉得,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撕毁和平条约,没想到您也意识到了这点。看来您的国际视野确实很广阔啊。”
曼图洛夫说道:“莫洛托夫同志,在目前为止,苏德两国之间的关系确实不错。但那些误以为两国关系良好的人,也许并不了解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签订的。
德国人吞并了奥地利,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此举受到我国和西方各国的注意。为了避免我国和英法联合,引起两线作战的危险,他们才主动与我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其实,莫洛托夫和斯大林早就识破了德国人的意图。“没错,西方国家游移不定,不愿意与我们共同抗德。为了避免德国对我们发起侵略战争,同时达到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目的,我们就答应了德国方面所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请求。
当然,正如您当天所言,纳粹的本质是**的,他们曾经多次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统治下的苏联。我们始终相信,坚持**立场的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撕毁合约。这点我们在签约之前就已经想到了。
他们向我们提供生产设备和军工产品,提升我们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而我们则向他们提供石油,锰,橡胶等资源,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原材料,支持他们的生产,这其实是一场平等的贸易。并不存在一方实力提升不平衡的问题。”
“这点我们都十分清楚,德国人迟早有一天会撕毁条约,”曼图洛夫预示道:“而我们也要在他们撕毁条约之前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
至于开战的时间,在我看来,当他们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法国,隔着大海和英国人僵持,无法取得进一步战国的时候,就会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我们。”曼图洛夫做出了他的先知性预言。
虽然德国在占领法国一年之后才向苏联开战,但尽早准备对苏联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等他们占领法国的时候再说吧。”莫洛托夫满意地笑着,说:“至于备战的事情,那就要交给伏罗希洛夫同志,还有你们建设人民委员部了。”
“沃罗佳,你是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打算怎么样发展军事工业的建设?”伏罗希洛夫向曼图洛夫问道。
曼图洛夫回答道:“我认为,应该增加坦克,还有反坦克装备的产量,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甚至是中亚等大后方地区,建设更多的军事工业设施,以保障我军的后勤供应。”
伏罗希洛夫翘起二郎腿,说:“但是,库里克(副国防人民委员,主管军械)同志认为,同时认为坦克和装甲车辆永远无法取代马匹,同时,组建坦克部队成本高昂,冲锋枪、机关枪等自动武器耗弹量高,精准度低,使用效果还不如步枪。你有什么看法?”
“克里姆,说实在的。我并不同意库利克同志的想法。”曼图洛夫分析道:“也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利克同志的说法是对的。因为当时坦克的数量并不多,装甲比较薄,容易被摧毁,而且坦克的机动性能比马匹还要差得多。当然取代不了马匹。
但是现在,情况却很不同。坦克的火力、装甲和机动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且德国人也有了数量庞大的坦克集群。
要对付步兵的话,出动骑兵部队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付装甲厚,火力猛,而且数量庞大的坦克部队,恐怕我们出动一个骑兵师都不能击败一个坦克连。”
“曼图洛夫同志,你说得没错,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身为坦克设计师的科京深知坦克生产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曼图洛夫继续说道:“要对付敌军庞大的坦克集群,我们就需要生产足够数量的坦克,并建立足够数量的坦克部队。同时,我们的步兵、炮兵,甚至是边防军的部队,都要配备充足数量的反坦克武器。
否则,我们将无法抵挡德国坦克集群的攻击,到时他们就能迅速地占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在历史上,库利克虽然阻止不了坦克的大量投产,但在坦克投产后,还三番四次地试图削减生产t-34坦克的材料,导致生产质量的下滑。
除此之外,他还阻止了zis-3这款反坦克突击炮的生产。直到1942年2月,苏联红军才正式接收这款反坦克利器。要不然,如果苏军1941年就装备了这款反坦克炮的话,德军的巴巴罗斯计划未必会执行得这么成功,他们的坦克,也会在zis-3的炮口下,被炸成废铁。
比曼图洛夫的预期中好,那晚的讨论气氛并没有他所猜想般的那么差,无论是科京,还是莫洛托夫,都没有发表过不利于自己的言论。
也许科京是看在两位政治局委员的面子上,不敢当众和曼图洛夫这个人民委员撕逼。
但从莫洛托夫的神情上,曼图洛夫看到的,只有对自己的欣赏和赞同,并没有任何想批判自己的意思。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和莫洛托夫搞好关系,曼图洛夫未来的官场道路将会更加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