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历史 | 字数:25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锅端
威宁海北岸,大明的骑兵突进三十多里。
火筛的蒙郭勒津部留守人马大约有五六千,却对于大明兵马的突进无能为力。
王守仁在执行军令方面是非常果决的,在进攻之初便下达命令,各路人马必须要折返南下,从猫儿庄方向进大同,如此可以缩短路程到二百里。
但要执行起来……显然力不从心。
“王将军,目前斩杀首级两千二百六十,俘虏人口过万,难以计数。牲口数十万……若以此南下,只怕……行程缓慢……”
当参将关敬跟王守仁汇报此事的时候,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
此功劳,可比王威宁奇袭威宁海的功劳大多了。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多战果很可能带不走。
即便蒙郭勒津部不回头杀过来,周围的土默特部和永谢布部等也不会坐视不理,而大明远征军也不过才只有三千兵马,经过先前的战损之后,现在能剩下两千五百多能上阵的就不错了,就这样还想驱赶这么大的草原部族力量南下?
曹顺一改之前对王守仁的傲慢无礼,以商量口吻道“王大人,咱要不……把牲口什么的就不带了,专门把他们的孩子给押送走。马匹带着,剩下的……实在无能为力的话,也不要勉强。”
以最大的能力,把能带走的带走。
你也不能把人家后花园杀得片甲不留之后,还想把有用没用的都带走吧?
难道不怕人家主力杀回来,咱都走不了?
王守仁态度则非常坚定道“大明各路兵马都已出关隘,往南六七十里,必定能与大明的兵马会合,胡虏绝对不敢来追!所有能带走的,一样不留!”
这话听到曹顺耳中,很不是个滋味。
他很想说,你想带你带,反正我想赶紧回去,你们走大同我可以走阴山,从哪来的回哪去。
……
……
王守仁不想留任何的人口和牲畜给火筛,既然选择偷家,那就偷得彻底一点。
说得容易。
但要在执行时,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草原部族的人口倒也还好说,只要把这群人驱赶着就能拿下,但那么多牲口……要穿过近二百里的区域回到大明,中途也不能放牧,光是这些牲口的草料和补水等,就是极大的麻烦。
当天下午,零星有部族人马往这边靠近,都被马仪带兵给杀退。
此时马仪负责率一千二百左右的兵马殿后,这一千二百兵马已算是大明剩下兵马的一半左右,而剩下的人马则要分散于各处,一路人马大概二百左右,驱赶不同的部族人口,包括男女老幼,还有他们的牛马羊骆驼等牲口南下。
到天黑时,一行人都还没绕过威宁海的东岸。
当晚也不能驻扎。
将士们已经人困马乏,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行军,又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大战之后,每个人的精神都已临近崩溃的边缘。
连王守仁都感觉到,可能是自己的计划有点疯狂,再加上这次的战利品实在是有些夸张,将士们怕是快撑不住了。
“原地驻扎!”
王守仁不得不改变快速南下的想法。
他现在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在南下与大明的中军主力汇合之前,就要跟火筛或者是其余右翼部族的力量,再展开正面交锋。
别说是后方,就连前方……都潜藏着危险。
……
……
夜色凝重。
当晚草原上起了风,也是经历过一场大战,死亡在宁静的威宁海再一次发生,营帐外面的风声就好像是人的呜咽声。
将士们一扫之前战场上的心潮澎湃,当晚还要轮值驻守,只能分批休息。
当马仪一脸灰黑之色出现在王守仁面前时,王守仁也明白,现在他带来的远征军,很可能会在把战果带回大明之前,葬送在威宁海。
“少将军,将士们都尽力了!但这里的鞑子太多了!”
“现在大致清点,人口有近一万五千,这还不算被我们杀的那两千多人……”
马仪现在大概的想法,也是把那些人头能带回去就行。
对将士来说,那是旷世的功劳了,如果还想把这些俘虏和牛羊都带回去,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守仁道“子夜之前能继续动身吗?”
“怕是不行。”马仪道,“有的士兵在马背上就已经睡着,从马上摔下来……情况还不少见。这今天都太累了!最早……也要到明日清晨。”
王守仁没有勉强马仪,他点头道“那就明早继续行军。把狄夷的人口都汇集在一处,此番我们带了威武天火药,若是真到了最后一步,那就……格杀!”
王守仁也做了玉石俱焚的打算。
现在虽然还深入到草原腹地,而且他们的行踪也不再是任何秘密,且押送这么多人口和牲口南下,路途艰辛不说一天可能连二十里路都走不到,但王守仁也并不觉得这就是一条死路。
这一万五千以上的部族人口,就是他手上的筹码。
我这是打完仗被迫撤退吗?
明明是押送着“人质”回大明,你火筛进兵速度再快,你敢来跟我正面应战?
到时我直接在背后杀你们的族人,敢靠近一里,我就杀几十个人,把人头给你们送过去,就问你们怕不怕?
你们的牛羊,直接给你们全宰了,用刀杀太慢了,直接用炮轰,用黄火药炸……要处决你们的人口和牲口,这点事不用你们草原人来教,我王某人绝对能做得出来。
敢长途奔袭与你们交战,就做好了跟你们鱼死网破的准备!
……
……
当王守仁把屠杀人质的方案跟马仪交待清楚,明显能感觉到马仪脸上多了几分血色。
马仪感受到了王守仁身为将帅的“不择手段”,或者说,王守仁是有深谋远虑的,在这种你死我亡的时候讲不杀俘的规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他要做的,就是把战利品带回大明,而且按照约定的,除非中途有不能全面兼顾而逃走的,剩下一人一牲口都不能少。
当晚威宁海东北角落很安静。
王守仁让人用篝火把营地照得很亮,甚至允许牧民连夜给牲口喂料。
同时王守仁也把部族中留守的长者叫过来,跟他们说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你们战败,就该臣服于大明,只要火筛投降,那你们就能得到保全,甚至牲口也还是你们的。可要是火筛执迷不悟,要继续与我们相争,到那时就是鱼死网破。”
王守仁等于是告诉那些战俘。
你们的命运不取决于大明将士对你们的态度,我们是希望你们活着到大明边关的,甚至还会给你们继续生存的基础。
你们的命现在其实是被火筛和你们的家人族人所掌控,如果你们家族的男丁,也就是你们出征的骑兵杀回来,跟我们决战,那你们就要被杀了祭旗。
族中留守的老者也都很忌惮。
有人提问道“这些话,你不该对我们的族长和出征的勇士说吗?”
王守仁道“所以,如果当有你们的军队到来,我会将你们中一些老弱之人,派出去当使者,到时你们便把我的信和意思带过去,告诉他们。”
王守仁并不会放妇孺去报信,因为他也知道,对于草原来说,女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是关乎到族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至于在火筛出征时,其实部族中很多女性都是跟随一起出征的,除了能帮出征将士做一些后勤事务,同时也能保全他们最重要的财产。
孩子也是草原部族的未来。
草原人的寿命普遍都在三十岁甚至是二十多岁,如果他们中少了一代人,那很可能意味着一个部族的灭亡,光靠掠夺别的部族的女人来为他们生孩子,也没法渡过青黄不接的一代人。
但族中的老者……尤其是那些没有体力做活的,则对于部族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价值,把他们放过去告知大明军队的意图,也算是发挥了他们的余热。
……
……
当晚一直没有发生战事。
也是大明远征军在这一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太过可怕,周围即便还有部族的有生力量,甚至也有火筛留守部分在外圈的人马,此时也不敢轻易来营救。
王守仁在天亮之前就布置好。
每过一段路,都会留下一名族中的老者,让他们停下来把话带到。
远征军士兵在经过一夜轮番休整之后,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天亮后又可以精神抖擞继续南下。
但要往猫儿庄走……对于士兵来说,还是举步维艰。
就算是下马步行,也比现在队伍的行进速度更快,尤其是那么多牛羊,根本不听使唤,有牧民相助,也无济于事。
牛羊自行都会去找寻有水草的地方。
王守仁此时也放平心态了。
索性没法在不遇敌的情况回大明边关,那就不在意走快还是走慢,反正也会遇到,反正之前用的威慑法也不见的能起效,那就稳扎稳打,王越能通过昼伏夜出二十多天抵达威宁海,他凭什么不能用二十多天把这些战利品带回大明呢?
“这么走,不行啊。”
曹顺是军中唱反调最多的那个人。
当天中午时,也没有埋灶,将士们现在倒也不缺口粮,从蒙郭勒津部的存粮中,他们找到了很多的肉干和各种粮食作物,现在属于想吃什么吃什么。
很多马匹拉着的马车上,满载着鞑靼人的老弱妇孺,他们一路上也没什么悲鸣,似乎也料到了当俘虏的下场就是被人当牛羊一般赶着走。
这么行进的结果,就是王守仁不时就能得到各处有鞑靼人接近的传闻,但也出奇的,没有任何一路人马敢直接靠近。
一来是因为这些人马的数量都不多,他们知道跟大明远征军的实力没法正面抗衡,再加上他们本身不属于同一个部族,短时间内也没法结成同盟。
对于土默特等部族来说,别看他们平时跟蒙郭勒津部是盟友,但若是蒙郭勒津部的大后方被大明一锅端,那蒙郭勒津部的草场就会为他们所有,现在他们还不如去防备火筛抢他们的牛羊和女人……难道要为了蒙郭勒津部的这些人畜,去跟大明直接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