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朝野
作者:慕猫儿 | 分类: | 字数:10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一章 出征
董师爷将儿子董里连拉带拽扯回府,气急败坏地一把拉上房门,自己赌气回屋睡觉去了。董里自顾自地在屋里生闷气。忽听得窗外有人轻喊:“董里……董里……马还没喂呢……”
原来是谢柄文,董里悄悄地开门出去。
“董里……那乌骓宝马还没喂呢……”谢柄文神秘兮兮地轻声道:“你跟我一起去吧……”
董里于是轻手轻脚拉上房门,唯恐吵醒父亲。俩人正往知府马厩走,却看到远处顾北一人立于月下,不知在思索什么。他俩也不过去打扰,直奔马厩。
顾北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他心里始终解不开这些疑问:
第二个锦囊究竟在何处?
为何如此多的人都知晓了此事?
凭直觉他断定,白日里这帮人中,肯定有西河帮的人,是来报仇还是寻锦囊?
究竟如何才能面见陈元帅?
师傅说的“不兵为兵方为将”到底该如去做……
他想:“无论如何……首先要做的,是阻止这场战争,避免生灵涂炭。陈元帅应该在河界,我得去找他……”一想到此,顾北下定决心,准备连夜启程。
顾北转身,准备回去向谢柄文告辞,月影下,齐刷刷跪着四人,惊得顾北一身鸡皮疙瘩。
细细一看,却是知府、师爷、谢柄文和董里四人。顾北正纳闷,便听得谢子亨知府说道:“顾公子……我等有眼不识泰山,望公子恕罪。公子有何吩咐,下官定当照办……”
顾北走上前去,扶起四人,道:“大人何出此言?小生今日多有打扰,还望大人海涵……”
“公子客气了……顾公子光临寒舍,当真是下官的福气。白日里招待不周,下官已略备薄酒,还望顾公子赏光啊……”谢知府毕恭毕敬,顾北心下生疑,决定一探究竟。
“知府大人客气,小生岂能扫了雅兴。”顾北说罢,由知府大人领路,径直来到会宾厅。
谢子亨知府这会宾厅,平日专门用来宴请各路到访官员。白玉顶梁石柱,镂空雕花窗桕,布置得金碧辉煌,正墙当中挂一副顾长康《女史箴图》,两侧竟是独隐山人诗作:
粗茶独鹤白石上,银毫青锋碧云间。
屋内正中摆一花梨大圆桌,其上玉盘珍馐,好不丰盛。
顾北心中默读师傅遗作,又瞧得身旁几人毕恭毕敬,不由得心生不屑,当下微微一笑,也不推诿,直接坐了上座。
谢子亨亲自过来斟满酒,举杯道:“顾公子赏脸,下官先敬公子一杯。”
顾北半眯着眼睛,轻轻饮了一小口:“嗯……此酒果然比白日里强了不少。”
“公子赎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谢子亨诚惶诚恐地说道。
董师爷也站了起来,弯腰举杯:“承蒙顾公子瞧得起小儿,公子金玉良言在下铭记于心,此番小儿从军,还望公子日后能多多提携……在下敬公子一杯。”说罢一饮而尽。
顾北心想:“当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却不知是何人指点。”
董里也站起来,向顾北深施一礼:“顾……顾大哥在上,请受小人……”
“行了行了……”顾北笑了,上前拉住他,“怎么觉得你如拜灵堂一般……”
“小儿愚钝……顾公子切莫恼怒……”董师爷赶紧说道。
此时谢柄文瞧见父亲给自己使眼色,连忙从身旁拿出一个包袱。
“顾大哥……你的钱……我不能收……”谢柄文眼神中少了白日里的亲热,徒添了几份敬畏。
“这是为何?”顾北问道。
“小儿顽劣……望公子海涵……”谢子亨忙不迭地答道。
顾北依旧摸不着边际,不过他很快断定,谢知府应是把自己当作什么高人了。当下边说:“我也就托付谢公子替我收些细软罢了,何故返还我如此一包?难不成知府小憩片刻,便已翻了几番?”
“公子若嫌少,下官这就去再去筹备。下官昌城为官,难免收了一些过路财……还望公子笑纳,日后能惦记着下官呐……”说罢,给师爷递了一个眼色,师爷朝顾北歉歉一笑,退下了。
顾北也不多客气,心说:“显然……这是把我当宫里来的了。”
顾北望着谢柄文说道:“谢公子,既然如此,你可否愿意随我走一趟河界?令尊瞧得起我,给了这么多的盘缠,没人照料是不行的呀……”顾北又转头对谢子亨说道,“知府大人觉得如何呀?”
“下官……下官小儿但凭公子差遣。”知府内心虽十万个不愿意,嘴上却答得利索。
“董里……”顾北对董里说道:“既然令尊已如你所愿,给你两日时间,这一百零三名兵士,你能否操练操练?”
董里一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略一思索,道:“两日……两日时间,小弟能让他们严明军纪,听从号令,行能步调一致,坐能鸦雀无声。”
“顾某果然没有看错你,这就够了。此事你不得有误……这是我给元帅备的一份薄礼。”
“顾大哥放心,小弟日后,唯大哥马首是瞻。”
“你去吧,有事随时找我。”顾北又对知府大人说道,“我这两日应该在哪?”
“本府上房……上房……”谢子亨忙不迭地说道。
“听到了?”顾北望着董里笑道。
“遵命!顾大哥。”董里瞬间进入角色,宛如统领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一般。
“知府大人……”顾北这才缓缓喝了杯酒,说道:“顾某累了,谢公子留下,顾某还要交待一二,你退下吧……记住,和白日里一样——只要银票!”
“下官遵命……下官遵命……”说罢便退了出去。
谢柄文眼神恢复了崇拜之色。他望着顾北憨憨一笑:“顾大哥,小弟也誓死追随大哥。”
顾北拉着他坐下来道:“你且听我问你,你慢慢地说于我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