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问宋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4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二章 琉璃、玻璃
指南针在古代亦为司南,后世多认为其发扬与宋元时期,其实在唐之前燕赵地区的邯郸就已经广泛应用与辨别方向,以邯郸为中心燕赵地的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
到了唐代已经出现了便于携带类的指南针仪器,但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指南针,唐至宋这一段时期,指南针还处于一个过渡时期。
至于为何到了宋代指南针、活字印刷书等科技突然如星辰般迸发而出,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唐末至宋这两百年的战争。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它摧毁的一面自不用说,是极为残酷的,但战争同时也会将所处时代的科技提升至一个更高的阶段,原因很简单,那些所谓的政治家、野心家,想要与对手竞争,就必须在兵器、材料、物质等各个因素上取得优势,这对一些特定领域的技术会有揠苗助长的功能。
待战争结束,来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代,从战争中流入民间的科技再经过劳动人民智慧的开发,又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将整个时代推进,就像现代的科技多是受二战影响。
当然,这些话书本里看看就行了,千万别与人吹牛的时候拿出来显摆,毕竟和平来之不易。
作死式BB完了,书归正传,当张延鲁惊叫出‘司南’的一刻,也就意味这个时代已经悄然迸发了一场科技革命,虽然微小,但它的影响,后世人有目共睹。
蒲诃栗似乎更相信是神明指引,反复试探几次后,深邃的眸子泛起一丝疑惑:“适才见李兄弟用针在发丝间来回摩擦,才有了神明的指引,是否每次需要指引方向时,都要如此这般?”
闻言,泉州商客哄堂大笑,张延鲁扬起一副和蔼的面容,为他解释道:“用针在发丝间摩擦是为了让其具有一定磁性,而磁铁可以指向南北,想来蒲都长也见过磁石,只需制作一个标有方位的木盘,将磁石磨成针状,装在木盘上,以后在海上就不必因为天气原因而失去方向了。”
“现在可以商量出海的事宜了吗?”见蒲诃栗惊讶中脸上喜色油然而生,李君趁热打铁追问道。
“可以,大大的可以啊!”俊俏的蒲诃宜急声应道。
重新落座后,藩客们嘴中依旧在讨论指南针的神奇,李君向蒲诃栗敬了一杯酒,胸有成竹道:“既然可以出海了,那咱们就先说说关税一事。”
“关税?”张延鲁大惑不解,泉州商客亦是闻所未闻。
蒲诃栗确是泛起一丝笑意:“李兄弟说的关税是何物?”
哎!是你逼我的,就别怪我撤了先前递上去的梯子了。李君起身走近蒲诃栗的桌案前,上下打量一番,商人的狡诈在蒲诃栗眼中一闪而逝:“蒲都长这几年不出海了,恐怕不知道海商每登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为当地缴纳关税吧?”
身为泉州刺使府司仓参军的陈岘对于税赋一词十分敏感,经过李君这么一说,他恍然大悟。
蒲诃栗没有作声,他们这些藩客的先祖远游至这个东方国度后,每次都是敬献一些奇珍异宝就可以在海岸交易,若是这个东方国度的国王大度,还会反馈一些精美的礼品,他们时常也会与国王亲自交换物品。
而在海上途经的其他国度就不是如此了,他们每登录一个海岸,就必须让当地的管事从所带商货中抽取十分之一,也就是李君口中所说的关税。
短暂的接触,蒲诃栗已然对李君有了了解,知这件事肯定是瞒不住,随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确实有此事,不过我们这些藩客每次回来后,都会向你们的皇帝敬献珍宝,若是还要像其他国度一样缴纳关税的话,那我们一趟远游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啊。”
张延鲁没有听过关税一事,倒是觉得蒲诃栗说的不错,这就像是一个商客进入了一个霸王的地盘,已经奉上了保护费,你还要再收人家其他费用,莫不是是有些欺人太甚。
可从国家的角度来想,他倒是觉得李君的话更在理一些,这些藩客往常只是敬献一些奇珍异宝,就可以获得在泉州贸易的资格,而他们每年两次回返赚的银钱可比那些奇珍异宝要多得多,相比之下,李君所说的关税,似乎更是一种有效管制藩客的办法。
却见李君呵呵笑道:“蒲都长要明白,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唐的下一任皇帝还不知是谁呢,你们想要在泉州贸易,首当其冲就是与我们交涉,关税自是必然要缴纳的,至于你们向皇帝敬献,是彰显你们大食国与我们大唐的友好,与税收之事扯不上关系。”
闻言,陈岘在一旁露出了一丝狡黠,他虽然对李君颇有看法,但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先是递了一个司南的甜枣,现在又拾起关税这个大棒槌,任蒲诃栗再狡诈,怕是也难逃这小子的算计了。
说来也是,若这些藩客每次回来,能从他们所带货物中抽取一些关税,那么泉州日后可就真的富可敌国了,思索间,陈岘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心中暗道:一定要把这个收取关税的职位搞到自己名下,这可是个肥差。
在与同伴商议许久后,蒲诃栗对于关税之事还是暂时不能答复,这关乎他们之后在泉州的诸多利益,而且今日众多藩客没有前来,他们这屈屈百人是不能为所有大食商客做主。
李君也没有逼迫让他们当场做出决断,连夜让张延鲁在泉州寻求工匠,终于在第六天,张延鲁从福州寻来了两个能工巧匠,无需指导,二人便借李君所画的图纸,用一天的时间,以重阳木制作出了十个精美的航海罗盘。
看着罗盘上的指针随自己走动而改变方向,张延鲁满怀欣喜,畅想起他在海上乘风破浪的风姿。
见他爱不释手,李君心中默默暗道:这只是一个小小试验品,日后若是有机会找到一个能工巧匠,再请他制作个一个更为精密的四分仪或是六分仪,加上航海罗盘,整个地球都会为大唐欢呼。
“这么美妙的东西得找个好东西保护起来啊!”张延鲁抚摸着罗盘四周,见上面无所掩盖,生怕灰尘玷污了这即将举世闻名的法宝。
“不怕,张老去找个制作青铜的工匠,在这上面盖一层琉璃即可。”
闻言,张延鲁甚是疑惑,琉璃虽然可以遮风挡雨,可它是五彩斑斓的,覆盖其上,怕是就看不清指针的方位了。
天朝的玻璃在古代称作琉璃,而琉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李君虽是个死文科生,但对于琉璃的历史发展还是知晓一些的。
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古人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除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者结成的块状物。
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呈现出浅蓝或者浅绿色,古代工匠被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注意,经过他们稍稍加工,便可制作出精美的琉璃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