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文华集

作者:姬子梦 | 分类: | 字数:46.2万

第152章 着书与废后

书名:大宋文华集 作者:姬子梦 字数:2817 更新时间:2024-11-07 02:57:33

范仲淹自收到姬长卿的稿子后,每下值便翻阅他的稿子,他已经答应姬长卿,会为他的这两篇书稿作序。

姬长卿对于易的理解,颇为新奇,此前还为有人对“易”解析的如此透析。

这本《文王易释》不下于后人对易经的注释研究,这也难怪他的弟子王冲说:“夫子好易,而精易,虽不卜卦,却深知易理,乃当世易学大家。”

姬长卿的《文王易释》从先天八卦讲起,到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的发展,以及文王、孔子对易的不同注解诠释,而《文王易释》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入“变易,不易,简易”三种不同的变化运动形态。

变易:就是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上没有决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在人事上同样如此,这个世界没有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不易:就是事物不管怎么变,都有其内在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就是道所刻画的,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都有着其内在的一套运行逻辑,大道无为,大道无言,万事万物最大的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本身,也就是最大的不易是变易。

不易,也就是指其内在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简易,世界上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简单事情的叠加,不论多么繁复的规律,多么繁复的结构,多么繁复的理论,真心解析出来,都是一个个极简规律的综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到了顶端都是平常平淡自然了。

如果一个学问,概念繁复,壁垒森严,那么一定逐渐僵化,并且绝对是人为故意堆砌的结果,大智慧的人几句话就把其中的真东西讲完了。

真正的学问不复杂,不论是易学还是学问体系,核心的就那么几点,其余的复杂的主要就是看细节了。有心把其中搞复杂的,绝对是智慧壁垒的,简易的另一重意思,是智慧到了一定高度,看什么都是“吾道一以贯之”。

为了让人更清楚的理解这个状态,姬长卿还配上“太极混元图”,用太极来表示宇宙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和事物均是由阴阳或正反两方面的相对物质组成的。

正所谓:‘无阴则无所谓阳,无上则无所谓下,无左则无所谓右,无善则无所谓恶’,一切事物均在对立中作用而成就,在对立矛盾中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壮大、盛衰、灭绝,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事物的生息往复,无限循环。

这《文王易释》的总纲,其次是姬长卿对于各个卦象的理解,及对应的现象的注解,从乾卦到未济卦以及所对的现象,对国家、个人的启示。

这篇《文王易释》范仲淹每每读完,都有所收获,乃至他在当值时的都要随身携带。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天圣五年,文彦博进士及第,任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每路过见范仲淹府衙门前,都见他只要一有空,便会看一本书,于是很是好奇,上前问道:“希文看的是什么书?何以如此手不释卷?”

范仲淹笑道:“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写的书,他准备刊印成书,请我帮忙审阅一番。”

文彦博闻言,又是一惊:“哦,能让希文兄如此痴迷,想来定有什么独到之处,不知可否让某一观?”

“到也没有什么?只是宽夫看完记得还我,我还没有看完!”

言罢,文彦博苦笑,看范仲淹如此舍不得,文彦博对其中的论述更加好奇了。

接过书,文彦博先是看到书名:“文王易释?”

文彦博从书名,便已判断出书的内容,耐住心中的疑惑,继续阅览下去,却发现作者署名是两个?

似乎另一个人的名字,像极了一个女子?

文彦博抬头,正欲发问,却发现范仲淹已经在起草文稿了,不好打扰,只能带着疑惑,继续阅读下去。

“昔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驳之变,而八卦虽得,却未道也!后者制卦,出连山、归藏易理,及至文王拘于羑里,作周易,孔子注释,韦编三绝。

今我思之,易之博大精深,乃圣学之根也,道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文彦博也不知看了许久,直到他下意识的去端茶盏,却发现手空了好久,这才放下书本。

赞叹道:“希文,此书可否借我一阅,待明日还你!”

范仲淹闻言,却是苦笑道:“宽夫,你我先前有约在先,何故出尔反尔。”

文彦博闻言,连忙拱手道歉道:“希文,怪我怪我,看到太入迷了……”

文彦博被这番精妙,自成体系,逻辑严谨的论述深深吸引,就连回到家中,都久久挂怀。

次日一早,文彦博便来到范仲淹府衙前,前来找到他求书一观。

奈何范仲淹就是不肯,直到庞籍、刘沆、韩琦等人听闻,范仲淹,这才将书稿拿出来给众人一观。

明道二年,冬十月二十日,范仲淹沐修,特邀姬长卿过府一叙,来到积文巷,范仲淹告知姬长卿,文彦博、庞籍、刘沆等人,也想为这本书作序题字。

姬长卿心中感到意外,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既然能得到当朝名人的青睐,这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外!

冬十一月,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以至于御史台沸腾,堵在宫门,直言上书。

赵祯为了彻底擦除刘太后留下的“残影”,将曾依赖刘娥的大臣一一清除,唯独留下了宰相吕夷简。关于吕夷简的去留,赵祯和郭皇后争论了一番,赵祯说此人赤胆忠诚,毕竟吕夷简曾竭力支持李氏(赵祯生母)以皇后之礼下葬。

郭皇后摇摇头说:“这正说明吕夷简是曲意逢迎之人”。

赵祯寻思这话好像也对,于是唯一的“漏网之鱼”吕夷简也被罢免。

阎文应听到了官家与皇后俩人的对话,就将此告诉了好友吕夷简,吕夷简便对郭皇后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后来,刘涣回忆往昔,说他当年恳请刘太后把政权还给皇上,结果差点命丧黄泉,还好吕夷简出手相救。赵祯觉得错怪了吕夷简,又让其官复原职。

后来,有个尚美人特别受宠,她的父亲沾她的光被升官,这事在京城传开了,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尚美人品德不佳,她深知皇上很反感郭皇后,就故意在赵祯面前对郭皇后说三道四。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次被郭皇后亲耳听见,郭皇后咬牙切齿,对着尚美人就是一巴掌,谁知半路上杀出来个劝架的赵祯,郭皇后使出了十成的气力,再加上速度之快,赵祯被打的晕头转向,皮肤也被划破,两条血痕触目惊心。

赵祯怒气冲天,但生性文雅的他并未反击,只是带着尚美人离开了,赵祯废后的想法也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了!

赵祯还在恼火,尚美人趁机煽风点火,阎文应也来掺和,他说:“寻常老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辱丈夫,您堂堂天子,怎么能受皇后欺凌,真是不得了。”

赵祯沉默不语,阎文应继续“点火”说:“官家颈部的血痕还在,请您给出指示,这应该要怎么处理”。这话一出,赵祯终于爆发了,他叫来吕夷简。

郭皇后的老冤家吕夷简来了,他把郭皇后说得一无是处,还提议废了她。赵祯气归气,一听到废后还是吓了一跳,说:“郭皇后是可恨,但废后的事需要大臣们共同商议”。

吕夷简说:“古人也有废后,你看看汉时的光武帝,他的郭皇后只是发了几句牢骚就被废了。咱这郭皇后倒好,连皇上都打”。

阎文应又在一旁应和说:“郭皇后都进宫九年了,也没个孩子,确实该废。”

在这些人的轮番怂恿下,赵祯决计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