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3章 南京的房子
二月,运河疏通,漕运恢复,南北客货重新往来交通。
三月,黄海开冰,船队又开始往登州运粮。
王衍爵拿的是开中法的执照,朝鲜战争还在进行,往登州运粮的执照并未取消。
部队需要的,何止是粮食?药材、布匹、酒水、肉食的需求量都相当大,海运队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
撒在鄱阳湖周边的掌柜们,搜罗的商品范围越来越大,袁鸿舟家的船队,又添了两条二百料的船。
九江仓库里,堆放的货物品类也越来越多,舜华又从袁家村,找了几个识字的仓库管理员,让他们分品类管理各类货物,教他们记好进出库的账目。
同时,朝鲜士兵送回来的红参、皮毛、东珠等特产,也在登州出售,被王衍爵带回来不少。
幕阜山这边,王衍爵找了一个炒龙井茶的师傅,去跟陈阿公学习窨制茉莉花茶。
那师傅带着一个徒弟,三月份就去了陈家村。
舜华家的新房子建好以后,周阿公心心念念地,要买几个丫头小子回来,撑起一个大富之家的架子。
因为钟华民的《救灾疏》里,有“赎人丁”这一项。
具体说来,就是那些在灾难中,被家人卖出去的儿女,由政府出钱赎买回来,送回原生家庭,让人家一家团圆。
这项政策执行到后来,官府就动员那些买了人的富户,主动把人家送回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舜华和周阿公,都不想收买那些被父母家人卖掉的孩子,一是不忍心,二是还要被官府动员,把人给送回去。
周阿公就想到,去养济院,收养因灾难失去父母的孤儿。
养济院,这大明的慈善机构,用于收着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还有一些孤儿。
王衍爵为了买茉莉花茶的制茶工艺,送出了一套南京的院子。
周阿公在四月底出发,去南京接收房子,再去养济院挑选一批丫头小子,回来培训后,交到公子小姐们身边伺候。
周阿公带着九岁的周二宝,搭袁鸿舟的船去南京,一路上,果然见沿江大点的城镇,都设有粥棚安置难民。
安庆是中原难民,前往江南去的第一站。
城外的粥棚更是绵延十余里,可见去年中原的水灾,有多么严重,到了今年四月,难民都无法回家,还要朝廷救济。
到了南京,只见江东门码头外,也搭着七八里路长的粥棚。
那些好不容易,从中原逃难到这里的难民,连南京城都进不去,全都被安顿在江边的粥棚里,接受救济。
有卫所军在外围看守,既不准里面的人随意跑出来,也不准外面的人进去。
周阿公想起自己一家人,从江陵流落到九江码头,站在人市上插标卖首的经历,心里就跟涌上一个,大江上的浪头一样,堵得透不过气。
船过安庆,他连上岸去,打听一下行情的心情都没有,想着先把南京的事办好再说吧。
周阿公按大小姐给的地址,到城南大街,找王衍爵王公子交接铺子,那是大小姐,用茉莉花茶的制作技术换来的。
城南大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两边各种店铺林立,布棚高张,珠宝店、古董店、绸缎庄、皮货店、书画店、刀剪店、陶瓷店、茶叶店、酒楼、路边摊,纸花玩物,应有尽有,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周阿公以为,王公子的铺子就在城南大街上,心里很高兴.
这样热闹的大街,做什么生意不赚钱啊,就是把铺子租出去,租金也不会低,王公子不愧是大家出身,出手就是大方!
顺着大街找去,却找不到地址上的铺子,周阿公来回走了两圈,也没找到地方。
没奈何在街边找了个帮闲带路,原来是从城南大街上的一条里弄转进去,从外往内数第六家,才是王公子用来交换的铺子!
这里跟外面的大街比,清静多了,开着的粮店、杂货店、小吃店生意比大街上的铺子差多了。
周阿公一时转不过弯来,再三问帮闲的:“小哥,你是不是带错了?”
帮闲小哥表示很生气:“错了?我在城南混了七八年,哪条小街小巷不知道?
你老人家别砸我的招牌哈,你看看,城南大街润龙里六号,哪有错?”
拿着钱气呼呼地走了,周阿公还在愣神。
王阿福迎了出来,笑得跟个阿福似的:“周管家!你老远来辛苦,没错没错,就是这里了,快快里面请,我家公子等你两天了!”
铺子临街双开间,还算宽敞。
铺子后面是一个天井,左右各两间厢房,天井后三间正房,中间是一间穿堂。
越过穿堂,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左右两间厢房,正面三间带廊檐的正房,规规矩矩一座院子。
“周管家别小看这样一座院子,在南京,要三品官员一年的俸禄才买得起呢。”
王衍爵见周阿公对这铺子的位置不满意,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只是耐心地解释,带着他参观整座宅子,“周管家跟我来看这后面。”
打开第三进院子西边的一间厢房,外面正对着内城河,厢房外面有一个小小的码头。
王公子指着码头说:“这个码头可以停船,长江上来的货,可以换到小船上从水西门运进来。
比雇车拉货省事省力多了,城南大街上那些商家,多是从这条河上走货的。”
周阿公见这铺子,居然有一个私人码头,当即觉得,便是位置偏僻点也可以接受了。
“江边人家大多建有码头,平日在码头上洗衣淘菜,出门便在码头上搭船,很方便。”
王衍爵见周阿公对那码头十分好奇,又解释道。
“既是王公子与我家小姐谈好的,老朽奉命行事就是了。”当即到江宁县衙办理了过户手续。
舜华在南京,算是有一个落脚之地。
这座院子,平日有一对老夫妻看守,王衍爵一起送给舜华了。
周阿公对南京不熟,王衍爵又把王阿福派过来,让他这几天给周阿公当向导。
王阿福听说周阿公要买一些丫头小厮,热情地说:“周管家是要找牙人呢?还是亲自到人市上去挑?小子都可以给你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