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第174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书名: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字数:2642 更新时间:2024-11-08 15:50:58

袁族长的大儿子袁鸿禹,三十岁考中进士,被分到礼部观政。

如今年近四十,还是个未入流的大使,代行主事的权利。

就是说,既要做六品主事的工作,却不给转正。

却是最清闲不过的职位: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前来大明朝贡的蕃使。

如今的大明,一年也来不了几个蕃使,所以,袁鸿禹闲得,如同在混吃等死。

这样的清水衙门,连冰敬炭敬都收不到,还要靠老家帮衬。

袁鸿禹在北京租的房子,是一个小院子,三间正房,左右各一间厢房,大门口两间倒坐房。

他两口子带着两个儿子,请了一对老夫妇守门兼做粗活,住起来还算宽敞。

如今,袁族长带着四个小厮,棋姐儿夫妇带了一个丫环,一个小厮,家里一下子就拥挤不堪,住不下了。

袁鸿禹很惭愧,他在京当了八年官,如今老父来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急切间,只得把袁族长一行人,安排在胡同口的客栈里暂住。

袁族长也很无奈,他做过官的人,最理解儿子的处境。

望着跪在他面前,清瘦的儿子,他温言劝道:“起来吧,只怪阿爹没有早日来京,我儿没有家族扶持,能在京城站住脚,已很不易。”

他掏出一叠银票,想了想,分成两份,递给儿子:“这一千两,给赵氏做家用,我两个孙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要亏待了。

这两千两,你自己留着,同事、同年、同乡之间,多多走动。

当今张阁老,也是咱们江西人,咱们不求他提携,从同乡间得些消息也好,知道哪里出缺了,才好去活动嘛。

如今,咱们就是端着刀头,也找不到庙门。”

袁鸿禹惭愧地说:“儿子无能,劳阿爹操心了。”

“不怪你,要不是华姐儿给了你三弟一桩生意,咱们家也没钱帮你。”袁族长说。

说起来,袁鸿禹跟袁秀才年龄相当,从小一起读书,一起长大,直到他去白鹿洞书院读书,才分开。

以前,堂兄弟两人也常有书信往来,如今却天人永隔,只让人能感叹世事无常。

又听阿爹说起袁秀才去世后,华姐儿所做的一件件大事,连袁鸿禹都惊得连连发问:“真的?真的?”

在袁鸿禹的家里,棋姐儿也在跟她阿娘赵氏谈心。

赵氏的娘家在赣南赣州府,她一个阿哥,跟袁鸿禹是白鹿洞书院的同学,有此关系,她才嫁到瑞昌,成了袁家长媳。

棋姐儿离开父母已经七八年,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早已淡薄,跟两个十二岁和八岁的弟弟,还没有跟秉生亲。

赵氏一腔慈母心肠,却得不到女儿的回应,心中对女儿的愧疚之情更甚。

“你也莫怪爹娘狠心,把你留在家里,一来,你是长房长女,留在阿爷身边,替我和你阿爹尽孝。

二来,咱们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租的这个院子,还没有你在袁家村住的院子大。”

棋姐儿想起舜华,比起舜华,她还有阿爹阿娘在,她有何不满足的呢。

她反过来安慰赵氏:“阿娘,女儿没有怪您和阿爹。

阿爷常教导女儿,说阿娘和阿爹在京城生活不易,女儿是老大,应该体谅爹娘。

女儿在老家也很开心,村子外的山坡上,有一片茉莉花地,一年之中,有大半年,村子里都是香的。

阿爷待我极好,还陪嫁了女儿一千亩地。

如今女儿家里吃的大米、菜蔬、鸡鸭鱼羊肉,全是庄子上的出产。

幺叔幺婶待女儿也好,女儿出嫁时,幺叔悄悄给的压箱底银子,就有五百两。

堂弟秉生也很好,虽然顽劣,却从未欺负过女儿,待女儿如亲姐。如今也在白鹿洞书院读书,他算起数来,可快了……”

提起袁家村的家人,棋姐儿满脸幸福。

赵氏亲眼见到女儿幸福的模样,才相信她过得比自己好,这才放下心来。

却又问:“你和女婿结婚一年多了,怎么没要孩子?”

棋姐儿羞涩地说:“夫君说了,他现在要努力读书,不想分心,等他考上举人,再要孩子。”

京城的另一户人家,户部左侍郎吴家。

刘夫人也收到了润娘寄来的信,想起被她丢下的小女儿,她就愧疚不已。

刘世祥落榜,对刘夫人、老姨娘,是一个重大打击。

老姨娘想靠孙子当官,提升她在吴家的地位,增加话语权,也让她老来有靠。

刘夫人希望儿子考中进士,攀一门显亲,得到一个好职位,不要走像他阿爹的老路,被分到远山恶水,一辈子不得翻身。

她还承诺过女儿,等儿子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之日,就回去接她。

这些愿望,随着刘世祥的落榜,统统落空了。

她看得出,女儿对她和儿子,多有怨怼,女儿不习惯回去跟她阿爷阿奶住,只想继续住在袁家。

女儿还不知道,她阿哥已经退婚,还在信上问,她阿哥是不是要等到考中进士,才回去娶舜华阿姊?

她要如何回复女儿,才不会让她失望?

刘夫人正在看信,老姨娘从主院那边回来,拿着一个精致的瓷罐子,兴冲冲地来找她。

“快让人烧水,娘今儿得了好茶,请祥哥儿出来尝尝。”

丫环和粗使婆子在院子里摆好案几,老姨娘冲书房高声叫:“祥哥儿,出来透透气,别整天闷在书房里。”

刘世祥走出来,他清瘦了许多,原本丰润的双颊也凹陷下去,一双眸子照样清亮,却没了光。

本来就寡言少语,现在更沉默了。

“快来,老太爷今儿赏了一罐好茶,哥儿要是尝着喜欢,就送给哥儿。”老姨娘欢喜地说。

水壶送来,当刘世祥看到,老姨娘从瓷罐子里倒出来的茶时,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转身就走。

“这是咋的了?咋的了?”老姨娘不明所以,连声追问。

刘夫人追进书房,只见儿子坐在案前,无声地流泪。

她吓住了,却不敢开口询问,只得把目光移向旁边立着的周大宝。

周大宝嗡声嗡气地说:“那茶,是我家小姐的阿公制作的,那茉莉花,是我小姐家山坡上产的。”

刘夫人愣在当场,她不知道,她逼儿子退婚,竟是把儿子的心都伤透了,儿子落榜,也有这个原因在吧?

今儿见了那花茶,想起他师妹来了……

“祥哥儿,是娘不好,娘不该逼你。”刘夫人也流下泪来,“娘也是为你好。

没有靠山,就算考上进士,也会像你阿爹一样,分到偏远地方为官,九死一生……”

刘世祥擦掉眼泪,背对着他娘说:“阿娘,阿爹娶了您,是不是就有靠山了?为啥还是要到偏远的地方为官?为啥没能留在京城?”

刘夫人呆了呆,是啊,夫君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娶了自己,按理就算有靠山了,怎么没分到一个好地方呢?

“阿娘,你还不明白吗?人家只是放了一条长线,阿爹要是有出息,吴家就有一份助力。

阿爹要是没出息,左不过是嫁出一个女儿罢了。

你我母子在乡下苦熬的时候,京城可有一封信来?”

刘夫人有点后悔了:“祥哥儿,这话,你怎么不早说?”

“我说了,阿娘就会听吗?”

刘夫人无话可说,她听不得儿子提起袁家。

“如今怎么办?你跟那张六姐,已经订婚……”

“木已成舟,阿娘,儿子求您别再折腾了,覆水难收,儿子,再也回不去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