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3章 打秉哲兄弟的主意
春节过去,袁家村就跟后世的乡村一样沉寂下来。
识字的青壮,都出去做记账员了,连学了算学的女孩子们,有父兄在外的,也跟着出门挣钱了。
如大凤这样,没有父兄在外地的,也找一个近点的,如码头镇、九江、湖口这样的地方,投亲靠友,做起记账员来。
大凤走得最远,她投靠了袁秉安,到湖口码头,做了记账员。
堂兄妹两个,在袁鸿亮手下,袁秉安做了总账,大凤有他保护,总算能过两天安心日子。
没文化的青壮,也在卡板作坊和吊架作坊做工,这些人,又被师傅们带到各地,在当地生产,当地安装,留在村里作坊的不多。
连年轻的媳妇们,也到纺织厂做工去了。
留在家里的,不是在家里织麻布,就是去凤凰书院的工地上做工。
几天之内,村子里就安静下来。
只有在族学放学,工地收工、工厂下班后,村子里才恢复活力。
炊烟袅袅,鸡鸣犬吠,老黄牛踏着夕阳,走过村口的黄桷树,孩子们追逐嬉闹,一派盛世安然。
秉哲兄弟和秉生,早已回白鹿洞书院。凤凰书院的工地,又热闹起来。
这天,舜华也来工地上,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工地上做工的,大都是外村的人,多数是与袁家村沾亲带故的,听到消息跑来挣钱。
这些人又带来亲戚朋友,人多力量大,工地上热火朝天的。
袁族长也不必天天来工地上看着,自有如袁五爷这样的族老在盯着,比自家建房屋还上心。
钱氏在这里总管后勤,她身边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穿一身嫩绿色衣裙,月白色绣嫩黄色梅花的褙子,梳着简单的平髻,扎两条嫩黄色丝带,清新得如枊树才抽出的嫩芽。
这样的女子,秉生竟然嫌人家麻烦,要是不考虑近亲的话,秉生真是个不解风情的大男孩。
“钱婶子,侄女儿今天有空,有没有侄女儿能干的活儿,您安排吧。”
舜华上前打招呼,族学是全族人的事,她家没人上工地,去年她不在家,今年回来了,总要来看看,出点力。
钱氏一见到舜花,就欢喜得不得了:“哎哟,华姐儿,你可来了,快来帮婶子看看这账,过年的时候,让秉生帮我整理了一下。
那小子,就知道玩,这账还没整理完呢,就又上学去了。”
舜华接过账本一看,顿时哭笑不得:“婶子,这是你自己记的?你这些符号,别说秉生了,我也看不懂啊。”
钱氏对记细账没有兴趣,反正她记的是大概的账目,领了多少银子,花销了多少,剩下多少,最后把剩下的,还给她公公就行了。
她见到舜华,是有另一桩心事。
前几天,袁鸿泰回家,跟她例举了族里几户亲上加亲的人家,生下的孩子们都不太聪明,甚至还有傻姑这样生下来就带病的。
严正警告她,不要想着把娘家的侄女儿,娶回来做儿媳妇,害他袁鸿泰的后代。
钱氏听了夫君的话,想了想,确实是这种情况,那几家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跟其他人家不一样。
她心里也害怕起来,埋怨夫君说:“你怎么不早说,现在人都领回来了,我怎么跟大哥大嫂交待?”
袁鸿泰沉下脸来:“你领回来之前,跟我商量了吗?现在倒怨起我来了。”
钱氏不敢出声了,确实是她,被两个嫂子一吹捧,脑子一热,就把人领回来了。
瑶儿在她身边,乖巧得很,嘴也甜,在袁族长身边,阿爷长阿爷短的,端茶倒水,比棋姐儿还周到。
听了袁鸿泰的话,钱氏虽然喜欢这个侄女儿,为了后代着想,也不敢冒这个险。
又不好马上把人送回去,就想着,在袁家村,给瑶儿说门好亲,才好向大哥大嫂交待。
见了舜华,突然想起她家的秉哲和秉辰,任何一个,都是瑶儿的良配啊。
今年大比,秉哲和秉辰,考的考乡试,考的考院试,要是考中,二房就多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举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秀才,门弟眼看着就高起来。
她大哥一家土财主,瑶儿算是高攀。
况且,她大哥家的家产土地,能比得过二房。
这样一想,钱氏心里就火热起来,对舜华越发地热情。
她对舜华说:“唉,怪婶子识字少,记这些账,费老力了,华姐儿教婶子一个简单的法子呗。”
又对身边的瑶儿说:“这是二房的舜华阿姊,快叫阿姊。”
瑶儿袅袅婷婷地走上前,甜甜地叫了声:“阿姊……”
舜华点点头:“瑶儿表妹吧,阿姊听秉生说起过你。”
瑶儿惊喜地问:“真的吗?表哥他……”
钱氏咳嗽一声,叫道:“瑶儿,去沏壶茶来。”
瑶儿闻声往大灶那边去了。
舜华望着她的背影,钱氏也望过去,问舜华:“华姐儿,你觉得瑶儿怎么样?”
舜华说:“挺好呀,人又美,嘴又甜,还勤快。”
钱氏说:“说给你做弟妹,怎么样?”
舜华愣了一下,啥意思?把秉生不要的,说给我袁舜华的弟弟?
舜华被噎得半天出不得声,瑶儿已经拎着茶壶过来了。
钱氏见她不出声,用手肘撞了一下她:“怎么样?”
瑶儿把水壶放在旁边的一桌子上,倒了两杯茶,拿个托盘捧到两人面前:“姑姑,阿姊,请喝茶。”
舜华这才回过神来,对着钱婶子转了话题:“这账啊,舜华也没有好的办法,给婶子推荐个人,帮着婶子记账吧,婶子就当多请一个小工了。”
钱氏说:“谁呀?”
“二凤,她跟着我家的润娘和茵华,系统地学了大半年算学,算盘也会打的,记账没问题。
不看她爹,看在向婶娘的份上,婶子给她个机会吧。”
向氏回家,多得二凤护着,家里的坛坛罐罐,被二凤砸了好几轮,连月娘喂的鸡,也被她拿着柴刀砍死了几只。
袁鸿章和丁氏才这才消停下来,不敢再拿向氏出气。
加上向氏又能织麻布挣钱,不向袁鸿章伸手,这才活得硬气一点。
二凤凶名在外,无人敢上门提亲。
知晓内情的人,谁不赞一声二凤对她娘,真是个孝女。
连袁鸿泰都称赞二凤,比她姐大凤更能撑起一个家。
钱氏想着,瑶儿这事,还得求着舜华,便痛快地答应下来。
“不声不响地,二凤也这么有出息了?不看向氏的面子,也看你华姐儿的面子。
行,明日就让她来上工。”
二凤得了这个消息,一边流泪,一边飞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娘。
连五老爷和丁氏,也拿了两包点心,上门向钱氏道谢。
袁鸿章听到消息,吃晚饭时,破天慌地给二凤夹了一块肉:“去工地上,要听话。”
舜华深藏功与名,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纺织厂了,她有意躲着钱氏,想让她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