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凤还巢,将女归

作者:落三景 | 分类: | 字数:35.5万

第127章 半遮面(1)

书名:凤还巢,将女归 作者:落三景 字数:2104 更新时间:2024-10-30 02:28:24

那晚京墨的目光太过幽怨,以至于丹素在他走了好几日后,脑海里还经常浮现当时京墨望向她的眼神,幽怨中夹杂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其他情绪,着实困扰她良久。

闲来无事时,丹素就在想,如果那天晚上她没有从床上起来没有去到院子里,是不是只会在第二天收到京墨不告而别的消息而不知所以。

京墨说,那是他的责任也是使命,不是她的。

丹素下意识就想说,同为北盛子民,怎能不是她的责任?但话还没说出口,突然从京墨意味深长的笑容里想起她身世的错综复杂,是不是北盛子民还真的不一定,说不定她还可能是北盛的敌人。

后来的后来,丹素终于明白,盛世太平也好,民不聊生也好,战火纷飞也好,所有人本身都彼此息息相关,那是一种人的本能,超越了地域、文化和信仰。

京墨一走,单留几个姑娘和驾车的刘木,路程中立马就显得有几分单调。

这人在身边的时候不怎么在意,可等他突然消失,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好像消失了一半,这才让众人猛然发觉,原来京墨的存在是那么让人轻松。

丹素料的不错,刚出了小村子,丹素就在附近的一个布庄收到了祝余发出的消息,说她有红姨的踪迹,人正在往西疆国都元京赶。

于是丹素吩咐刘木先绕着西疆与北盛交界的边陲小城往北走,尽量在祝余越过边境线的时候先和她汇合,而后再一同前往元京。

在边境走了两日,丹素发现有很多游民从东方的北盛而来,而这其中大多是身负大大小小的行囊包裹,携家带口,无一例外,问就是背井离乡。

战火之下,不过是哀鸿遍野。

丹素这几日约莫是太闲了,在马车上闭目养神的时候,偶尔能想起记忆深处的一点残留,宫墙大院、青砖红瓦,还有人,很多人。

据史料记载,大盛二十五年,在北盛和西疆边境发生过战乱,西疆彼时无人可用,北盛大皇子带兵几乎是横扫西境十五洲。

红姨也是在那个时候捡到她的,那时的丹素才五岁。

按理说,五岁的小孩子应该能记得很多事情,但丹素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关于她的一切,除却支离破碎的星星点点,她连自己叫什么、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红姨说,她这是受到惊吓,她的意识为了保护身体,选择了忘记。

丹素以前从没觉得这些有什么重要,人总归是要活着,怎么活无非都是喜怒哀乐,以什么身份并不重要。

但是自红楼出事、红姨消失,圣都的卷宗和西疆的虫蛊,一切都告诉她,那有关系。

她可以不在意,但是她必须查清楚。

**

在边境晃晃悠悠赶路的第八日,祝余到了。

风尘仆仆、策马扬鞭,已然不是红楼里管事丫头的模样了。

青荀着实是震惊的,她自记事起,就被收进红楼,接受教习姑姑的调教、整日练舞、练琴、练歌喉,若无必要,都不会走出红楼一步,所见的都是红楼接纳的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之中,最让她感兴趣的丹素也不过是活泼大胆了些,但也不会再红楼里大喇喇地招摇,英姿飒爽这样的词语大约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中。

眼下,却是祝余将女子的另一面,活生生演绎在她眼前。

青荀再惊讶也是习惯性地收拢着情绪,扭头看丹素,见她却是毫无意外之色,只在祝余翻身下马的时候微微挑了眉。

“两位姑娘,祝余奉命赈灾结束,特来复命!”

丹素还没开口问候一声,就被两个丫头大惊小怪的声音压在喉间。

“哎呀祝余姐姐,你怎么南下一圈就不一样了呀,变黑了,但是变好看了。”

“啊,我在你刚刚骑马过来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如果祝余姐姐你是个男子,我肯定非你不嫁!”

丹素不由失笑,看着祝余一一应下两个丫头的问候,期间还透过密密的缝隙无奈地望着她和青荀,便清了清嗓子强制打断几人。

“祝余应是累了吧?要不你俩先让祝余姐姐休息休息喝口水再亲近?”

丹素话一出,两个丫头这才想起来祝余刚经历了七八日的奔波,于是手忙脚乱地给她端茶递水递手帕。

丹素懒懒地靠坐在马车外,扔掉嘴里叼着的野草,状似无意地问:“一路走来,怎么样?”

祝余一时不清楚丹素问的是什么,是路上的颠沛流离,还是战火硝烟,或是南边的战争,亦或是别的其他。

于是,忖了片刻,祝余便将路上所见都简单讲了一遍。

“南下赈灾很顺利,有钱公子帮助,剿匪和银钱分发都没有问题,收支我都一一记录在册。赈灾途中,我无意中在红楼收到了红姨递过去的消息,说她不日将到西京,便在灾情稳定之后马不停提地赶过来了。”

“我走的时候,南越大军还没有行至岖川,但据说岖川那边已经集结了江南的大军,商相率领的大军也正在路上。战火还没有烧到姑苏,但是南部的难民多逃往西部,相比起来,北上的难民就少的多。”

丹素想起圣都,就问:“可有听说圣都出了什么事儿?”

祝余摇头道:“并无。”

丹素点头应下,有关王室的变动纠葛,民间大抵也不易流传吧。

“红姨的消息具体怎么说?”

祝余又一次仔细回忆着,道:“红姨是给城外的田庄留下了口信,庄子管事转达的便说是红姨要去西京,再无其他。”

虽然这口信留的很模糊,在丹素看来,红姨离开后又趁灾乱回到姑苏并且特意留下口信,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或是想告诉她什么。

西京,一个地点,去就是了。

接下来几日,几人便往西京赶,任邻国战火不断,也烧不到西疆百姓的安居乐业,依旧是一片祥和。

晚间一行人就在客栈住宿,白天换马匹继续赶路,脚程不慢,终于在一日晚间赶到了西京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