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莲惜
作者:萧逸莲 | 分类: | 字数:266.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七十八章 引经据典劝世人
第778章 引经据典劝世人
“对。”岳承天也不避讳,“我想林少爷也是愿意来的,不然林员外今日也不会出现在此,那您何不遂了他的愿,让他来试试呢。”
也看出林少爷对小豆子有比试的心思,既然一个人有争强好斗的心思,那就还有可塑性,就怕自己都把自己放弃了。
林生源此时也才回味最初的目的,林少爷一开始就是想来看看的,而自己在惊叹之余,就前来查探,果然发现岳承天是个妙人。
“这里环境是简陋了些,但胜在学习氛围浓厚,且环境清幽。”岳承天道,“林员外或许可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林少爷从小锦衣玉食,来此地当是一种锻炼,他只有吃过苦、受过罪,才知道如今的好生活来之不易;经过多方学习和磨炼以后才能更好的从你手中接过林家的担子不是。”
循循善诱,林少爷就是林生源的软肋和命根子。
这话算是说到林生源的心坎里,他是从小吃过苦的,所以才能撑起现在的林家,但林少爷……确实过得太好了。
岳承天趁热打铁:“若林员外不弃,小人再给您讲一个高官富人的故事如何。”只要林生源肯听,定然能让他心动。
“好,你说吧。”林生源随意道,讲高官富人的故事无非就是德行败坏、家道中落等老篇章,看岳承天的故事有何新颖的。
得到首肯,岳承天也不拖沓,郎朗道来:“话说唐朝甘露年间,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童仆千数,日食万钱,说不尽荣华富贵。”岂不是就在影射现在的林家,家财万贯、物产丰盈。
岳承天顿了顿道:“其府邸厨房与一僧寺相邻,每日厨房中涤锅净碗之水,倾向沟中,其水从僧寺中流出;一日寺中老僧出行,偶见沟中流水中的白物,大如雪片,小如玉屑,乃是上等白米饭,是王丞相厨下锅里碗里刷下来的。于是老僧就将残饭捞出来,洗净晒干,用磁缸收贮,两年之内,积满六大缸。”
岳承天边说边看了眼林生源的神色,只见林生源面色有些沉凝,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富贵要长久,只能勤勉戒骄,兢兢业业努力奋斗。
岳承天继续道:“那王涯丞相只道千年富贵,万代奢华,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其时宾客散尽,童仆逃亡,仓廪尽为仇家所夺,一家人米尽粮绝,担饥忍饿,啼哭之声,闻于邻寺;老僧听得,心怀不忍,于是就将那积存的六大缸晒干的米饭蒸而馈之;王涯丞相吃了甚以为美,问老僧这是何物;老僧便道出真相,没想到是平日里弃之不用的白米饭,倒还济了这丞相府之急,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讲到此处算是终结,相信林员外能有很深的感悟。
至于那王涯当然是悔不当初,服毒自尽。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从前弃之如敝履,如今竟成了救命之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谁都不能暴殄天物。
这个故事让林生源沉默了,若林少爷还不能掰扯过来,以后他的下场也就如故事中的王涯般自食其果。
又环顾四周,想自己吃苦受罪时,还住过比这更破败的牛棚,与畜生为伍,这里环境还算好的了。
岳承天知道林生源被说动了,又道:“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又履危机,此乃福过灾生,自取其咎;人穷通有时,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浮云眼底总难凭,牢把脚跟立定。”
用古人之言对现在的人一番说教,要守住富贵,必要勤俭,缺一不可,要让林少爷懂得这个道理,必要其亲身体验。
岳承天道:“这是前人所着劝人向善、意存规劝的小故事,林员外也可以只当小故事解闷,不必当真。”
怎么能不当真,即使故事是杜撰,但道理很明朗啊,尤其林少爷如今这般顽劣,若再不管教,以后林家的家业就得折在他手里。
林生源脸色有些沉重,对林生源的教育也迫在眉睫,如今年龄小,还有反转的可能,若再大些,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岳承天见林生源的神情,知道自己的话是入了他的心,只不过还需要再加一把火,把他的思绪引到吃苦上来。
环境的恶劣对林少爷来说是好事,只要运用得当,就是最好的磨炼,比请一万个顶级夫子入府教导更有益处。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的书再多没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来的深刻,在脑中也不能形成很多印象;在此,我也并非把学生们整日拘在这课堂,偶尔带着他们下地干活,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乐趣及农民疾苦,认识各类农作物、树木、花卉、草药、各类动物等等,观察时节交替变化,感万物生发使然,当然,这里是乡村,场地所限,只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岳承天道。
岳承天又趁水和泥:“除了我所知晓的经史子集教给他们,还教授武术,可强身健体、自保自卫;教授音律,可陶冶情操、熏陶品格;教授绘画,可描摹心境、以情入画;教授医术,可了解基本急救及自救,当然医术这块儿还得我妹妹来;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但众人合力劲往一处使那就是一个强大的团体,其利断金。”
算是给自己也给小祠堂做宣传,一口气把要教授的内容说了个大概,相信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会心动。
不得不说岳承天的的口才极佳、声情并茂,这通言辞很是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听的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林生源越听眼中越有光彩,他确实动心了,林少爷已经被各大书院厌弃,若他真能在此学好,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且来试试也无妨。
林管家见自家老爷面色生光,也是佩服岳承天的辞令,果真比那李先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不管是讲故事还是介绍这个学堂,妙语连珠、娓娓动听,不空洞无物也不佶屈聱牙,能直入人心。
连平日里不愿听人言的林生源竟然都被说动了,很是赞同岳承天的说法,看来不是林生源逼迫岳承天,而是岳承天把林生源说服;而让林少爷来此听课这事儿有戏,只要林少爷能学好,那可就解决了林生源的一块心病。
而李先生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读书之人,却完全没考虑过别人是否能听懂。
林生源经常都耐着性子听,奈何什么重点都听不到,不过李先生自我吹嘘的话还是能懂的,林生源当然就憋着一肚子火。
连成人都听不懂的言论,让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听他讲课,能学好才怪呢,所以林少爷越发厌学也是情理之中。
应该说大多书院的夫子都是这般教学,所以举国上下的读书人极少,能一步步走进考场夺得桂冠的更是凤毛麟角。